澳門經濟學會預計2023年賭收將超過1300億澳門元

澳門經濟學會指出,澳門今年全年的博彩毛收入預計將超過政府在施政報告中估算的1300億澳門元。

向本地數碼達人推行智慧銷售

澳門旅遊學院學者參與的一項研究關注社交媒體對澳門青年購買行為的影響。

【社會生活】安息之所

氹仔永念庭設有逾五萬個龕位並計劃進一步擴建。這一先人長眠之地已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特刊】正念提升表現(籃球運動)

根據在澳門進行的開拓性研究,正念訓練可有效改善運動員的正念水平、情緒狀態和心理技能。

【特刊】運動固然好,但在何處呢?

專家稱,新的填海區或許是改善生活條件和創造更多綠色空間的可行方式。

向本地數碼達人推行智慧銷售

澳門旅遊學院學者參與的一項研究關注社交媒體對澳門青年購買行為的影響。

【社會生活】安息之所

氹仔永念庭設有逾五萬個龕位並計劃進一步擴建。這一先人長眠之地已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特刊】正念提升表現(籃球運動)

根據在澳門進行的開拓性研究,正念訓練可有效改善運動員的正念水平、情緒狀態和心理技能。

【特刊】運動固然好,但在何處呢?

專家稱,新的填海區或許是改善生活條件和創造更多綠色空間的可行方式。

【時事評論】信託稅制:如有紕漏,則應對症下藥

多元化是澳門當前政治和經濟領域的主要議題。為推動多元化進程,當局施行的舉措不僅將新興產業發展納入考慮,藉此平衡澳門經濟中博彩和旅遊業的比重;現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也被列入重點事項,尤其是本地龍頭產業博彩業。此舉目標明確 : 致力降低博彩業的重心地位,將重心轉移至休閒和國際化(“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

【時事評論】深耕經營建國際平台

四月賭收增至147億元,是「後新冠」以來單月新高;五月乍現小陽春,疫後首個五一黃金周,景點人頭湧湧,澳門接待約49.3萬人次旅客,日均9.9萬客,客量較一九年同期恢復62%,意味者整體經濟復甦勢頭向好。然而,違規的士、強逼購物、低價團入社區、人逼人等亂象似死灰復燃,澳門是否重回「重量不重質」的傳統旅遊老路?

【時事評論】澳門科學事業

在1943年出版的偵探小說《The Weight of Evidence》中,作者Michael Innes重新闡釋了關於科學意義的古老爭論:“科學是對知識的無私追求?且能夠被世人應用?還是,科學總是取決於經濟和政治需求的活動?”

【主編前言】人才挑戰

自今年1月澳門全面開放接待旅客以來,澳門旅遊博彩業持續向好,五一黃金周五工接待近50萬旅客的成績,澳門彷彿重返疫情前的盛況。不過除了經水濟逐步復甦,在疫情期間沉寂的問題和挑戰也在復甦,且近期感染新冠病毒個案呈上升趨勢,新一波疫情已逐漸出現。

向本地數碼達人推行智慧銷售

澳門旅遊學院學者參與的一項研究關注社交媒體對澳門青年購買行為的影響。

【社會生活】安息之所

氹仔永念庭設有逾五萬個龕位並計劃進一步擴建。這一先人長眠之地已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特刊】正念提升表現(籃球運動)

根據在澳門進行的開拓性研究,正念訓練可有效改善運動員的正念水平、情緒狀態和心理技能。

【特刊】運動固然好,但在何處呢?

專家稱,新的填海區或許是改善生活條件和創造更多綠色空間的可行方式。

【息息相關】鋪平道路

作為城市主幹道的新馬路近期不會再次被闢作行人專用區,但新春期間實施的試行計劃卻廣受好評。該計劃引發了關於如何讓老舊街區重新煥發活力,以及平衡旅遊業發展與居民生活的討論和思考。

【特刊】大灣區:機遇與挑戰

大灣區為澳門創造了無限可能,但也加劇了特區長期存在的局限性,例如人才短缺。

【特刊】連花清瘟,神話還是現實?

或許,我們無法得知社會輿論真正的想法:究竟中藥配方的連花清瘟膠囊是否有助於預防和抗擊疫症?衛生局說:“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瘟解毒、宣肺泄熱。”

【社會生活】過渡年

臨近農曆新年,本刊請來兩位風水大師談談對2023年的整體預測、澳門的未來展望,以及十二生肖在兔年的運程。

【息息相關】美麗新世界

MBtv辯論小組呼籲當局在人工智能技術飛躍方面採取靈活的預防性監管。

【特刊】列入重點政策事項,以溫室氣體為例

根據澳門溫室氣體排放最權威的聲音之一,當局必須強化現時的節能政策措施。

【特刊】減碳:對設定目標的恐懼

《商訊》2023年3月特刊 | 減碳:何時?如何?

【時事評論】面對國際挑戰

踏入2023年一月,澳門面對多個高峰。一是疫情後的經濟高峰,包括一月博彩毛收入115.6億元,按年升82.5%,較去年十二月的34.82億元升2.3倍;農曆年卅至年初三旅客達24.5萬人次,日均約 6.1萬,較去年同期上升超過 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