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息相關】鋪平道路

作為城市主幹道的新馬路近期不會再次被闢作行人專用區,但新春期間實施的試行計劃卻廣受好評。該計劃引發了關於如何讓老舊街區重新煥發活力,以及平衡旅遊業發展與居民生活的討論和思考。

文:黎祖賢


140,000

– 是次為期五天活動共吸引的居民和旅客人數

繼政府透露將新馬路設置步行區變成常規活動的可能性不到一個月後,官方代表最近表示短期內沒有條件再舉辦“新馬路任我行”。這條城市主幹道於新春期間設置臨時行人專區,化身成炙手可熱的旅遊景點,社區對此卻褒貶不一。

“新馬路任我行”步行區試行計劃,將連接內港和城市地標性建築議事亭前地的450米長路段,改造成集文創、美食及街頭表演於一身的行人專區。除330位藝術家呈獻96場街頭表演外,活動還包括夜遊“德成按”遊覽體驗,向遊人提供免費導賞。是次計劃旨在利用旅遊和文化產品活化老街區,同時為參與者打造一個欣賞新馬樓文化遺產和建築的全新視覺。

讚許

這個耗資澳門幣260萬元的項目於1月底至2月初由多個政府部門合辦,為期五天,共吸引了十四萬居民和旅客參與。當局透露,該區約六成商戶表示活動期間生意額有所增加,部分的生意增長更逾五成。

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稱讚政府在取消出入境限制後推行這一“大膽舉措”,以改善營商環境。他說,這裡曾是上世紀澳門最擁擠的景點,營商環境充滿活力且內港一度是連接澳門與香港及其他內地城市的主要交通樞紐。“那時區內商舖林立,為旅客提供一系列手信,讓他們滿載而歸,”他補充道。

隨著本地其他區域的娛樂場發展,加上外港客運碼頭等交通基建的落成,內港和新馬路早期五光十色的繁華景象逐漸褪色。是次新馬路步行區試行計劃是特區政府和民間社會多年來為振興舊區推行的舉措之一。由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定期在十月初五日街舉辦的康公夜市是另一項以澳門街頭小食和文創商品為特色的舉措。

“新馬路計劃總體上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果,我們確實看到蜂擁而至的旅客。”負責新馬路和議事亭前地一帶區域的李卓君說,“從長遠來看,當局致力為古舊街區的營商環境注入動力,實在令人欣喜。”


“從長遠來看,當局致力為古舊街區的營商環境注入動力,實在令人欣喜。”本地商會代表李卓君表示

不足之處

然而,試行計劃亦遭到了批評。有人指出,計劃只注重商業元素,忽略了新馬路自身的文化和歷史。澳門文化與傳播學者李展鵬最近在其專欄中寫道,“很遺憾”政府在為期五天的活動中沒有詳細介紹新馬路的建築、文化和歷史元素。 他補充,這條在1920 年代開通的主幹道是多部區域電影的取景地,就如同一座“百年建築博物館”,無論是新古典主義風格,還是中國碉樓風格的建築,都可在這裡找到。

此外,還有人對該活動影響本地交通表示遺憾。由政府委任的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李仲森強調,例如,營地街市供應商就此提出了投訴。“受計劃期間新馬路及周邊地區實施的臨時交通安排影響,許多居民無法駕車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營地街市,導致攤販在這五天的營業額下跌,”他解釋。

他補充說:“偶爾實施新馬路計劃是絕妙的主意;但若成為常規活動,將遭到許多居民的反對,因為新馬路始終是城市的主要通道。”


“偶爾實施新馬路計劃是絕妙的主意;但若成為常規活動,將遭到許多居民的反對,因為新馬路始終是城市的主要通道。”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李仲森認為

承載量

這些意見得到了不少社區成員的認同。立法會議員梁孫旭肯定了新馬路步行區計劃對經濟和旅遊業的積極影響,同時強調活動給區內居民帶來的交通壓力。“我不贊成該計劃成為常規活動,因為它會嚴重影響居民的生計,”他解釋,“如果政府想要繼續取得成功,可以將這個活動模式複製到其他地方,而不是新馬路。”

梁孫旭還強調了經濟和旅遊業發展與澳門承載能力之間取得平衡的重要性,這是疫情爆發前就開始廣泛討論的話題。當時這座 32.9 平方公里的城市每年接待約四千萬旅客。繼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澳門年均旅客量降至570萬後,這一話題就不曾被提及了,社會當下著眼於如何恢復旅遊業的輝煌。

“雖然政府正努力重振旅遊業,但在推出新的旅遊產品時,也應該考慮交通及其他安排,”他說,“振興和發展經濟固然重要,同時要留意本地社區的需求和旅遊承載能力。”

學者李展鵬也談到了類似問題。“經歷三年的經濟低迷……許多居民的財務狀況不比以前。如(我們)現在就談論(澳門)的旅遊承載力,或會受到批評。但澳門是否又走上了過去人頭攢動的舊路呢?” 他寫道。


振興和發展經濟固然重要,同時要留意本地社區的需求和旅遊承載能力。”立法會議員梁孫旭指出

Photo by Cheong Kam Ka

其他產品

計劃於2月初結束後,作為主辦單位之一的文化局立即表示,政府將“積極考慮”是否將此作為常設項目。隨後,該局局長梁惠敏於同月表示,當局已整理活動經驗及坊間意見,當中支持活動的聲音較多,但鑑於澳門半島道路工程的安排,短期內沒有條件再舉辦“新馬路任我行”。

梁惠敏說,如果當局未來舉辦類似活動,將設置更多設施,更詳細地介紹相關的建築和文化意義。 她補充說,政府還將考慮在未來規劃不同的活動,“不一定是步行區”,以振興城市老街區和文化遺產區。

澳門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也強調,該計劃的目的是發掘澳門文化和歷史特色,致力吸引旅客。“歷史構成了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旅遊目的地的魅力同樣至關重要,”他解釋。

胡景光淡化了對城市其他區域舉辦類似步行區計劃並影響區內居民生計的擔憂。“沒有人說每個地區都必須舉辦類似的旅遊活動……政府將繼續發掘更多新穎的文化旅遊產品以吸引旅客,”他補充道。

港澳地區外國人組團入境廣東可獲免簽六天

本月起,從港澳地區組團入境廣東的外國人可獲6天免簽。

澳門中場賭收恢復至疫前水平94%

券商摩根大通表示,澳門第三季度中場賭收環比增長9%,達疫前水平的93-94%。

【特刊】作為一個平台:內裡有何乾坤?

儘管存有疑慮,日益明顯的是,項目最卓越的成就超出了經濟或商業領域。

中銀協報告:商業銀行消費貸款保持穩健增長

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記者李延霞)中國銀行業協會日前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消費貸款規模保持穩健增長,本外幣住戶消費性貸款(不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18.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比上年末高8.3個百分點。

澳門舉辦多彩活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4周年

新華社澳門10月2日電(記者劉剛 李寒芳)1日,澳門特區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

港澳臺簡訊:香港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同比上升13.7%

  香港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同比上升13.7%

香港故事|跨境消費,人與城的“雙向奔赴”

新華社香港10月2日電題:跨境消費,人與城的“雙向奔赴”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升旗儀式和酒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4週年

新華社澳門10月1日電(記者劉剛、李寒芳)澳門特區政府1日舉行升旗儀式和酒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週年。

美國國會批准短期撥款法案避免聯邦政府“停擺”

新華社華盛頓9月30日電(記者熊茂伶)美國國會9月30日批准一項短期撥款法案,維持聯邦政府繼續運轉,避免部分機構因資金問題“停擺”。

2023年6月末中國對外淨資產27758億美元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記者劉開雄)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6月末,中國對外金融資產93670億美元,對外負債65913億美元,對外淨資產27758億美元。

相關文章

港澳地區外國人組團入境廣東可獲免簽六天

本月起,從港澳地區組團入境廣東的外國人可獲6天免簽。

澳門中場賭收恢復至疫前水平94%

券商摩根大通表示,澳門第三季度中場賭收環比增長9%,達疫前水平的93-94%。

【特刊】作為一個平台:內裡有何乾坤?

儘管存有疑慮,日益明顯的是,項目最卓越的成就超出了經濟或商業領域。

中銀協報告:商業銀行消費貸款保持穩健增長

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記者李延霞)中國銀行業協會日前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消費貸款規模保持穩健增長,本外幣住戶消費性貸款(不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18.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比上年末高8.3個百分點。

澳門舉辦多彩活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4周年

新華社澳門10月2日電(記者劉剛 李寒芳)1日,澳門特區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

港澳臺簡訊:香港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同比上升13.7%

  香港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同比上升13.7%

港澳地區外國人組團入境廣東可獲免簽六天

本月起,從港澳地區組團入境廣東的外國人可獲6天免簽。

中秋最佳賞月時間來了

9月29日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天文科普專家告訴記者,今年中秋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最圓時間出現在傍晚時分,且月升時間與最圓即滿月時間幾乎重合,是賞月絕佳時。

橫琴口岸二期車道下週二試運行

橫琴口岸二期工程內的客貨車聯合一站式查驗的部分車道(橫琴往澳門方向6條車道,澳門往横琴方向9條車道)已完成建設,將於9月26日15時開通試運行。

澳門八月入境旅客按月升16.7%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週二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入境旅客按年增加8.7倍至3,221,691人次,與7月相比上升16.7%。

澳門政府調整經屋申請收入和資產淨值要求

澳門政府今日宣布對澳門經濟房屋申請收入和資產淨值上限進行調整。根據最新規定,與2021年的經屋申請規定相比,申請家庭每月收入上限下調約7%,資產淨值上限下調約10.5%。

中央政府9月20日在澳發行50億元人民幣國債

特區政府表示國債的持續發行將進一步提升澳門債券市場吸引力,有助澳門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並強化內地與澳門的金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