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訊》2023年 4月 | 主編前言 – Mandy Kuok
自從澳門重新開放迎接旅客後,澳門開始逐漸重現疫情前的繁榮景象,但隨著經濟復甦,過往的一些問題開始重現,最明顯是物價調升,商舖租金調升,對中小企來說壓力徒增,的士車租迅速回復至疫情前,一般用品的價格亦有所調升,對於還未在三年抗疫造成的疲弱經濟下緩過氣的小市民來說,生活壓力便突然增加不少。
對於政府來說,看到旅遊業迅速恢復自然可喜,但在疫情期間曾停滯或緩解的問題亦再度浮現,只是居民在剛受完疫情重創便要面對各種生活問題,更見艱難。澳門是自由市場,政府亦不能干預物價等商業決定,可以採取的措施實在有限。
面對澳門的經濟問題,多元化是最好的選擇,除了減少一業獨大的經濟風險外,亦為居民和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更多的出路。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發展便是為澳門經濟多元創造條件,國家為深合區發展提供了不少政策,廣東省亦積極配合,於本月起施行的《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將一批省級行政職權調整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及其工作機構實施的決定》中,賦予橫琴合作區更大發展改革自主權,切實吸引澳資澳企澳人到橫琴合作區集聚發展和就業生活,此舉展示了中央和廣東省以橫琴助澳門發展的決心和期望。
國家為澳門的發展提供了不少支持和政策,只是澳門企業和居民會否抓住這些發展機會?澳門以中小企為主,一向競爭力有限,居民又長期處於受政府保護的舒適圈內,要他們勇於走出舒適圈面對內地的激烈競爭,企業和居民有否勇氣和決心?
不過澳門中小企即使不走出去,早已面對來自鄰近地區的競爭。澳門居民一向有到珠海消費的習慣,尤其近年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珠海各類吃喝玩樂設施應有盡有,價格又較澳門便宜,所以許多居民周末或節假日都會到珠海消費,加上網購盛行,澳門服務及零售行業如不能具備自身特色,實在難以抗衡。
澳門居民一向不愁找不到工作,雖然在疫情期間曾經受創,但目前就業市場已逐漸恢復,有多少人否願意到澳門以外地方闖蕩實難估計,中年人如已有穩定的工作一般不想作改變,相信只有年青人會有雄心壯志在澳門以外地方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只是政府如何鼓勵年青人到外地謀求發展?
因此,政府需要做好推廣工作,讓年青人更深入了解內地尤其是深合區的發展機會,同時亦要加強他們對國家的認識,只有清楚了解國家的目前和未來的發展狀況,亦讓他們看到職業生涯的發展前景,以及到深合區以至內地其他省市工作的相關配套,加強他們的信心,才可以推動他們往內地工作,否則,誰會願意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前往一個未知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