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為進一步縮小澳門與橫琴合作區之間的分歧提出了多項金融舉措,本地商界和政界重量級人物對此表示讚賞,但居民卻持觀望態度。
文:黎祖賢
18%
– 研究發展“熟悉”或“非常熟悉”橫琴發展規劃和合作區政策的澳門年輕人比例
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於一年半前落成後,北京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激勵措施,致力加快這座位於廣東省的 106 平方公里沿海島嶼及其周邊地區的發展,並推進琴澳兩地融合,此舉受到了特區業界精英的讚同。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等多個中央政府主要部門於 2 月下旬聯合發佈了一攬子措施建議和獎勵措施,致力推動橫琴金融業發展。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致力發展現代金融產業和創新跨境金融管理,《關於金融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從打造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金融環境、促進合作區與澳門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發展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現代金融產業、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加強金融監管合作、保障措施等六個方面提出多條具體措施。”聯合文件介紹。
“這些加快跨境資本流動、投融資貨幣兌換、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先行措施將為合作區現代金融產業的發展創造新機遇,”文件補充說。
《意見》共提出30條金融改革創新舉措,故也被稱為“橫琴金融三十條”。文件提出,在深合區探索允許澳門元作為“小額”支付使用,儘管當局未有明確說明所謂“小額”支付的細節。《意見》提議,便利澳門居民在合作區使用移動電子支付工具進行人民幣支付,促進合作區移動支付“便利化”;另外,澳門居民也將被允許從合作區金融機構獲得融資貸款,這些機構也被鼓勵僱用更多澳門居民。
差異最小化
“所有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為了(在橫琴)創造一個與澳門相仿的金融環境,提升澳門居民到合作區生活的信心,”澳門管理學院院長唐繼宗說,“合作區的目的不僅是吸引澳門居民到那裡居住,還希望鼓勵人們到那工作。”
這位學者坦言,合作區仍處於發展“起步階段”,許多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仍尚待完成開發”,但金融發展對促進合作區整體發展仍十分重要。“當金融和商業格局,以及合作區的環境和政策得到進一步完善,以及琴澳之間的體制差異實現最小化……澳門居民到合作區展開冒險之旅的意願將更大。”他補充道。
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橫琴深度合作區於 2021 年 9 月正式揭牌成立,由廣東省政府和澳門政府派員組成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委員會共同管理。
“所有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為了(在橫琴)創造一個與澳門相仿的金融環境,提升澳門居民到合作區生活的信心,”學者唐繼宗表示
提升產品和服務
繼中央政府機構聯合印發“橫琴金融三十條”後,澳門政府發表聲明感謝北京的支持。 “(《意見》)進一步豐富了澳門與深合區的金融合作內涵,為兩地金融業界提供了創新發展的空間,有利於促進兩地金融市場聯動發展,”聲明中寫道, “(它)推動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在深合區設立,配合澳門發展債券、財富管理及融資租賃等現代金融業務。”
《意見》提出,鼓勵在合作區設立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消費金融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再保險公司和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各類機構;鼓勵粵澳兩地機構在合作區共同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鼓勵合作區內企業和金融機構澳門發行人民幣債券和外幣債券。
《意見》公佈後,澳門通和中國工商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等澳門多家金融機構紛紛稱讚這一新舉措,並表示準備進一步提升兩地的服務和產品。
“這些措施仍處於提議階段,未來的具體實施仍有賴相關監管機構提出更多指導意見, 如中國人民銀行和澳門政府。”澳門銀行公會主席葉兆佳指出。
需要一個帳戶
澳門銀行公會主席葉兆佳亦對這項提議表示歡迎。但他補充說:“這些措施仍處於提議階段,未來的具體實施仍有賴相關監管機構提出更多指導意見, 如中國人民銀行和澳門政府。”
就澳門居民和商戶在合作區內以澳門元結算“小額”交易的提議,葉兆佳提出了若干值得探討的途徑。例如,澳門的移動支付系統可以接入中國內地的結算系統,如銀聯——這種模式已經在廣東珠海部分商戶中應用。另一個可能的途徑是將澳門元計價的POS終端複製到合作區使用。
“無論採取何種方式,都是為了提升澳門居民在合作區居住的便利性,”該位銀行業人士表示,“關鍵在於他們未來只需在澳門開設一個銀行賬戶就能夠在合作區結算,有別於現在必須到內地開設賬戶方能進行交易的情況。”
葉兆佳補充說,相信“橫琴金融三十條”同樣有助於澳門金融業的發展,新措施及優惠政策也可吸引更多外地金融機構進駐澳門。
“澳門政府應更好地推廣相關措施和激勵政策……以提升澳門居民參與合作區發展的意願。” 工聯總會理事長李從正說。
聯合訓練
“這些措施,包括允許在合作區使用澳門元進行‘小額’交易的提議,都為澳門居民在區內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工聯總會理事長李從正強調。
“《意見》還支持橫琴金融機構聘用更多澳門居民,這或有助於拓寬居民的職業發展。澳門政府應更好地推廣相關措施和激勵政策……以提升澳門居民參與合作區發展的意願。”
由於建議強調澳門與橫琴在金融人才培訓方面的合作,李從正認為,工聯總會將與兩地機構緊密合作,推出更多金融培訓項目。例如,澳門工會聯合總會今年與澳門銀行公會合作,成立培養銀行業專業人才的專責小組,讓兩家機構提供的培訓課程能夠更切合金融業的需要。
猶豫不決
儘管本地商界和政界重量級人物對橫琴的新提議表示歡迎,但正如當局所稱,居民仍對探索附近島嶼的機會猶豫不決。“我知道橫琴出台了很多針對澳門居民的新政策和措施,但我沒有時間去詳細了解,”現年三十多歲、在銀行任職的本地居民Brian Chan坦言,“我不認為自己會在可預見的未來到橫琴工作或生活,除非發生某些事情,例如我被公司派駐橫琴。那裡可能是年輕人白手起家的好地方,但不適合我這樣的人。”
另一位20多歲的居民王女士也表示近期無意到合作區工作或生活。“如果在橫琴能夠使用澳門元……加上其他措施和更多休閒活動,我或許會更常去那裡,”她說, “但目前廣東其他地方的活動和可玩可看的東西都比橫琴多。”
本地知名的基層組織澳門江門同鄉會最近完成一項調查並發現,在521名45歲或以下的澳門居民中,僅約18%人士“熟悉”或“非常熟悉”橫琴發展規劃和合作區政策;約四成人士願意到鄰近島嶼創業,其中約一半願意在橫琴實習。調查還總結,生活環境、工作場所、薪酬水平和交通是阻礙澳門青年參與合作區發展的主要原因。
澳門管理學院唐繼宗認為,當局應進一步推廣合作區的政策措施,提升澳門居民跨境創業的意願。“隨著各項措施和政策逐步落實,(合作區)總體框架已經非常清晰,”這位學者說,“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單位要與包括居民和企業在內的公眾保持緊密溝通,讓大家了解和把握合作區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