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旅遊學院酒店管理學院管潔琦教授是澳門推行CSR(企業社會責任)和ESG(環境、社會及管治)理念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她點明了在沒有標準化準則的情況下評估博企表現時面對的挑戰。
《商訊》2023年4月特刊 | 聚焦ESG/CSR

您對澳門博企近期與CSR/ESG 標準相關的發展趨勢有何看法?
管潔琦 – 總體而言,它正在朝著更高水平發展。博企將更廣泛的企業社會責任維度納入其行動計劃,政府和社會亦提高了對博彩運營商企業社會責任表現的期望。除了負責任博彩和員工發展等傳統的企業社會責任維度外,對非博彩領域的投入是新承批合同提出的重要企業社會責任標準。這一要素將為澳門發展可持續經濟做出更大貢獻。
您如何評價各大博企迄今為止在CSR/ESG問題上的作為?他們的投入有效嗎?
管潔琦 – 若沒有第三方保證或標準化準則,我們難以對企業的CSR 績效進行評估。客觀而言,評估有關表現的最佳方法是以香港交易所(HKEX)發佈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為基礎,對在港交所上市的博彩運營商而言,該指引具一定的強制性。企業在可持續發展報告或年度報告中披露的CSR舉措或活動可被視為其實際行動的證據,且需符合港交所ESG要求。
博企或將根據國際組織提出的ESG/CSR最新指南或倡議審視自我並進一步完善,以繼續向前邁進,例如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此外,新博彩經營批給合同涵蓋的 CSR/ESG維度應得到有效落實和實現。
“CSR不應成為企業的負擔。就此看來,博企在疫情期間已盡其所能了” – 管潔琦
您如何評估疫情期間博企在 CSR/ESG 方面發揮的作用?
管潔琦 – 如前所述,在沒有標準化準則的情況下評估企業CSR績效是一項頗具挑戰性的工作。企業社會責任的最初理念是激勵企業利用可用且力所能及的資源實施合宜的社會行動。這裡的關鍵詞是“可用且力所能及”,這意味著CSR不應成為企業的負擔。就此看來,博企在疫情期間已盡其所能了。
公眾普遍認為,博企的CSR舉措應該立足於“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因此,當危機出現時,企業應與政府通力合作,共同維護社會穩定。然而,更深層次的思考可見,這種穩定僅僅是暫時的,為博彩業提供了展示其爭議性以外的另一面,並延續其社會經營許可。一旦企業社會責任成為博彩企業的長期負擔,企業維持盈利能力的最基本功能甚至因此受到損害。最終,這座 備受“孤獨經濟”困擾的城市將陷入進一步的隱憂。博彩業者所建立的正面形像也將迅速消散殆盡,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