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前言】人才挑戰

《商訊》2023年 5月 | 主編前言Mandy Kuok


自今年1月澳門全面開放接待旅客以來,澳門旅遊博彩業持續向好,五一黃金周五工接待近50萬旅客的成績,澳門彷彿重返疫情前的盛況。不過除了經水濟逐步復甦,在疫情期間沉寂的問題和挑戰也在復甦,且近期感染新冠病毒個案呈上升趨勢,新一波疫情已逐漸出現。

其實在重開各口岸時,正如筆者之前所說,許多人都覺得政府的決定很突然,有點措手不及,尤其是疫情期間許多企業尤其是零售店舖和食肆,因為生意慘淡多有裁員,放棄聘用外僱,當政府突然開放口岸,人手在短時間內難以補充,人手短缺的結果在五一黃金周更見明顯。

可是即使人手短缺問題顯而易見,但政府的審批外僱手續仍然冗長,難以及時回應社會需求。五一黃金周後,下一個旺季將是暑假,但長達兩個月的暑假期間,旅客不會過於集中,短時間內有大量旅客湧入將是十一黃金周,在未來數月內,希望政府能加快外僱審批進度,以助企業解決人手短缺問題,可以更好接待旅客。

除了旅遊業逐漸恢復,會展業亦陸續復辦,過去數個月各類規模、種類的展會持續舉行,更見有外地展商來澳參展,且不少展會的人流不少,一些具規模的國際展會吸引了外國展商來澳,對參展商和本地會展業都是強心針,再加上這類國際展會還會組織遊覽活動,對澳門加強海外宣傳,拓展國際客源均有幫助。

只是其中還是涉及人手不足的問題,一個展會涉及場內佈置、佈展、資料、宣傳等許多方面,所需人手因應展會規模有所不同,疫情前展會數量多,有足夠生意讓承展企業聘用長期工作隊伍,但疫情期間展會數量大幅減少,會展公司已裁減大量人手甚至結業,現在會展數量大增,公司需要的人手未能及時補上,令展會質量未能得到保證。

因此,現階段政府應更重視人力資源補給的工作,加快審批程序,同時亦要研究如何簡化程序,本地企業經常抱怨外地僱員申請審批工作緩慢,更是妨礙引進專業人才的致命傷,政府一再強調要積極推動“1+4”的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優化再關的環境引才,但單是行政手續一關已是障礙,即使提供更多更好的政策扶持產業,缺人才亦枉然。

此外,近期新冠病毒感染個案持續增加,相信新一波疫情已逐步迫近,雖然在過去數年社會及政府在應對新冠疫情方面已累積了經驗,亦有一整套相應策略,只是澳門的醫療資源始終有限,應付不了大規模感染,加上現今市面環境與過去三年完全不同,存在更多不可預測的變量,政府還是需要謹慎應對,不能掉以輕心,免得將剛復甦的經濟和社會環境再推回去。

【特刊】洋溢的讚美之詞與揮之不去的質疑

劉本立撰寫長文,對中葡論壇進行了評價並提出了批評意見和改進建議。這位資深經濟學家呼籲透過注入新的動力,消除人們對項目有效性的疑慮。多名葡萄牙研究人員強調論壇在深化和促進合作多元化方面發揮的作用。

港澳地區外國人組團入境廣東可獲免簽六天

本月起,從港澳地區組團入境廣東的外國人可獲6天免簽。

澳門中場賭收恢復至疫前水平94%

券商摩根大通表示,澳門第三季度中場賭收環比增長9%,達疫前水平的93-94%。

【特刊】作為一個平台:內裡有何乾坤?

儘管存有疑慮,日益明顯的是,項目最卓越的成就超出了經濟或商業領域。

中銀協報告:商業銀行消費貸款保持穩健增長

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記者李延霞)中國銀行業協會日前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消費貸款規模保持穩健增長,本外幣住戶消費性貸款(不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18.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比上年末高8.3個百分點。

澳門舉辦多彩活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4周年

新華社澳門10月2日電(記者劉剛 李寒芳)1日,澳門特區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

港澳臺簡訊:香港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同比上升13.7%

  香港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同比上升13.7%

香港故事|跨境消費,人與城的“雙向奔赴”

新華社香港10月2日電題:跨境消費,人與城的“雙向奔赴”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升旗儀式和酒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4週年

新華社澳門10月1日電(記者劉剛、李寒芳)澳門特區政府1日舉行升旗儀式和酒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週年。

美國國會批准短期撥款法案避免聯邦政府“停擺”

新華社華盛頓9月30日電(記者熊茂伶)美國國會9月30日批准一項短期撥款法案,維持聯邦政府繼續運轉,避免部分機構因資金問題“停擺”。

【時事評論】澳門保險行業可“信託”?

 「現代金融服務業」、「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跨境保險」、「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人才引進制度」等概念和術語,已成為澳門領導人和輿論人士日常話題。

【時事評論】澳門有條件的國際主義

在澳門,城市的國際化構成和社會結構已成為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日常口號。要知道有關歷史可追溯到多個世紀前。於澳門的大街小巷穿梭遊走,你會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士,無論是旅客,還是工作人員。

【時事評論】沒安居,何樂業?

澳門疫後經濟復甦的勢頭不俗,儘管不平均,除博彩、旅遊外,不少行業仍水深火熱之中,尤其民生區的零售、食肆、中小企,節假日生意下降,甚至比疫情時更差。社會現最關注的,除整體經濟外,樓價、樓市也是其一焦點,當中又涉房屋政策,但以上似乎都不在特區政府優先考慮之列,最新的舉動是《夾屋法》月前在立法會獲通過,第一個夾屋項目將在氹仔國際機場對面的偉龍馬路地段之上,約四千個單位。另外就是特區政推出兩幅土地作公開拍賣,9月26日中午12時截標,翌日開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