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澳門科學事業

文:Keith Morrison | 作家及教育家


在1943年出版的偵探小說《The Weight of Evidence》中,作者Michael Innes重新闡釋了關於科學意義的古老爭論:“科學是對知識的無私追求?且能夠被世人應用?還是,科學總是取決於經濟和政治需求的活動?”

時光匆匆八十載,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 (FDCT) 早前在新聞發佈會上作出的評論正是對此爭論的默許。若報道準確無誤的話,這家以為本地科研及創新項目提供資助(迄今的資助金額高達澳門幣4.7億元)為主要職責的政府機構在審批高校遞交的科研項目提案時,將以項目的“創新性、學術價值、研究方法和應用前景”為準則作出資助與否的決定;“技術水平、實際應用場景、經濟或社會效益,以及產學研合作的可能性”則被視作審批企業提案的標準。聽起來似乎終於撥開雲霧見青天。但實際上,具體的承諾是什麼?

在此,我們看到了一個微型的三螺旋創新模式,當中政府、業界和高校協力推動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誠然,這種協同效應的生產力甚高且能夠創造巨大的社會效益,其中內地便是世界上在短時間內“升級”、減少貧困和發展基礎設施的領先例子之一。

但是,請靜心思考。對FDCT而言,何謂“學術價值”?高等教育界存在這樣一個爭論:在某程度上,高校以及不同領域的學術和學習中心放棄對價值觀、倫理學和知識的更高層次鑽研,轉身與魔鬼簽署協議,將重心轉向以大眾市場的目標、進行以消費者和培訓為基礎、唯物主義、以產品為導向、以就業為中心的教育銷售。

對當今高校而言,對美德、藝術、人文的思考、質疑、討論和辯論均已被邊緣化了,圓潤的、有思想、有道德覺悟的人和社會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亦被拋諸腦後。相反,許多理工學院和技術學院或已經成為了披著羊皮和學術長袍的商舖,被商業化、工業化、實用化、技術化,販賣唯物主義價值觀和成品。十分諷刺的是,證書作為一種市場商品,在就業市場的價值越來越低,卻助長了競爭心態,在這種心態中,知識被貶低為支持政治經濟議程的可購買產品。

將澳門的科研限制在受經濟和政府議程政治影響的指定工業、物質項目,這束縛了本地亟需釋放的創造力,要知道澳門本身就缺乏創造力啊!

當然,沒有人會對大學在推動高水平實用科學發展方面發揮的作用提出異議,但這不是癥結所在。問題:“其他科學以何代價造就了人類,這些科學忠於更豐富、更深刻的科學知識觀(scientia),是一種狹隘的、庸俗的科學觀,認為科學是可以工業化、商業化並被直接應用於實際?”答案:科學和人性的貶值,以及高校作為人類努力和創造力的堡壘和守護者的傳統角色,收窄其豐富性和多元性。

問題:實際應用源自何處? 答案:純科學、抽象科學、理論科學、學術知識、廣泛和深入的學習、批判思維、想像力、創造力、藝術性、人性、嘗試、跳出固定條框。 正如Kant所說:“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它們共生共存。那麼,為何某些科學觀點能夠凌駕其他觀點,被列入優先事項呢?為何科學被局限在投餵工廠生產的領域?

問題:深層次且負責任的、不受約束的“學術自由”,以及釋放創造力和想像力、推動學術探索、多元化、批判、多樣化自由、科學豐富的學術“自由釋放”究竟經歷了什麼?答案:被鍍金、完美生產、相同製造、防腐維護、科學測試、人類防護、完美工業化的馬桶沖走了。

中國北方郵輪港複航釋放文旅新動能

新華社天津10月4日電(記者宋瑞、梁姊)領略船上濃郁的地中海風情和文化元素、品嘗世界各地美食佳餚、感受名品薈萃的購物體驗……9月30日,中國大型郵輪運營商愛達郵輪旗下“地中海”號正式開啟天津出發至日本佐世保、福岡等地的國際航線。

墨西哥總統批評美國投入大量資金對烏克蘭軍援

新華社墨西哥城10月3日電墨西哥總統洛佩斯2日在新聞發佈會上批評美國在烏克蘭戰事上投入大量資金,認為這是“最不合理的事情”。

【特刊】洋溢的讚美之詞與揮之不去的質疑

劉本立撰寫長文,對中葡論壇進行了評價並提出了批評意見和改進建議。這位資深經濟學家呼籲透過注入新的動力,消除人們對項目有效性的疑慮。多名葡萄牙研究人員強調論壇在深化和促進合作多元化方面發揮的作用。

港澳地區外國人組團入境廣東可獲免簽六天

本月起,從港澳地區組團入境廣東的外國人可獲6天免簽。

澳門中場賭收恢復至疫前水平94%

券商摩根大通表示,澳門第三季度中場賭收環比增長9%,達疫前水平的93-94%。

【特刊】作為一個平台:內裡有何乾坤?

儘管存有疑慮,日益明顯的是,項目最卓越的成就超出了經濟或商業領域。

中銀協報告:商業銀行消費貸款保持穩健增長

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記者李延霞)中國銀行業協會日前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消費貸款規模保持穩健增長,本外幣住戶消費性貸款(不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18.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比上年末高8.3個百分點。

澳門舉辦多彩活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4周年

新華社澳門10月2日電(記者劉剛 李寒芳)1日,澳門特區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

港澳臺簡訊:香港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同比上升13.7%

  香港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同比上升13.7%

香港故事|跨境消費,人與城的“雙向奔赴”

新華社香港10月2日電題:跨境消費,人與城的“雙向奔赴”

【時事評論】澳門保險行業可“信託”?

 「現代金融服務業」、「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跨境保險」、「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人才引進制度」等概念和術語,已成為澳門領導人和輿論人士日常話題。

【時事評論】澳門有條件的國際主義

在澳門,城市的國際化構成和社會結構已成為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日常口號。要知道有關歷史可追溯到多個世紀前。於澳門的大街小巷穿梭遊走,你會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士,無論是旅客,還是工作人員。

【時事評論】沒安居,何樂業?

澳門疫後經濟復甦的勢頭不俗,儘管不平均,除博彩、旅遊外,不少行業仍水深火熱之中,尤其民生區的零售、食肆、中小企,節假日生意下降,甚至比疫情時更差。社會現最關注的,除整體經濟外,樓價、樓市也是其一焦點,當中又涉房屋政策,但以上似乎都不在特區政府優先考慮之列,最新的舉動是《夾屋法》月前在立法會獲通過,第一個夾屋項目將在氹仔國際機場對面的偉龍馬路地段之上,約四千個單位。另外就是特區政推出兩幅土地作公開拍賣,9月26日中午12時截標,翌日開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