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一帶一路’已作出了改變,且將迎來更多變化”

《商訊》2023年10月特刊 | “一帶一路”的十年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府與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Francisco Leandro是“一帶一路”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在接受採訪時,他預計該倡議將進一步改進,包括更看重“綠色絲綢之路”維度。

 建設項目的開發水平似乎有所放緩(也有報道提到這一方面)。您認為這種降溫是疫情所致?還是項目本身需要“微調”?

 “一帶一路”倡議於2013年提出,獲聯合國等重要機構認可,被譽為是一項卓越的准入倡議。因此,當我們退一步從宏觀角度來看時,將發現兩個仍迫在眉睫的方面。首先,倡議正在大幅擴展——“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獲得共識的全球准入倡議,在慶祝其十週年之際,新《全球發展倡議》(Glob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 GDI)正在對其進行延伸及補充。其次,“一帶一路”作為一項公認的全球性倡議並取得了成功,為國際合作模式提供了備選方案。因此,有競爭力的國家試圖複製、或許對此中國模式進行部分或全部修改。 因此,“一帶一路”倡議首次迎來了競爭。

倡議得到了東部和南部國家的高度讚揚,西部和北部國家的質疑聲音卻越演越烈,這一趨勢似乎越來越明顯。您同意這一觀點嗎?

F.L. – 此番南北言論並不新鮮,但我認為這不適用於“一帶一路”倡議。在備受讚揚的同時,每一個偉大的項目都難免承受質疑。截至2023年12月,與中國簽署諒解備忘錄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數量為148個,其中位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有44個、歐洲和中亞地區35個、位於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包括中國)25個、位於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21個、中東及北非地區18個和東南亞6個。 “一帶一路”也分別與歐盟的18個成員國家和二十國集團9個成員國家建立了合作關係。此外,9個葡語國家中,已有8個國家正式加入此倡議(巴西除外)。我看到的趨勢很明顯——“一帶一路”是一項重要的全球准入倡議,打造了一個超越傳統模式的合作平台,積極探尋符合國家利益、適用於全球的解決方案。

粵港澳大灣區如何對接“一帶一路”倡議?

F.L. – 有三個要點需要考慮。首先,大灣區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重要,比重約為12%。其次,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個創新驅動發展、銳意改革開放的工程,其目標是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促成區內的深度融合,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這意味著,對推動國際貿易和合作以促進發展的要求提高了。因此,“一帶一路”可以透過大灣區發揮作用,大灣區也必將從“一帶一路”倡議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東盟+等其他重大倡議中獲益。最後,在大灣區背景下,香港和深圳是兩個主要城市,屬於國際化進程的組成要素。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新路徑—‘綠色絲路’。‘綠色’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指導原則”

澳門在“一帶一路”倡議中能否發揮有效作用?過去十年間,澳門特區扮演著什麼角色?

F.L. –澳門作為特別行政區位於大灣區內,有能力為構建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發展現代金融、推動會展業向前邁進作貢獻。此外,我還看到澳門在大健康、全球教育(澳門大學在泰晤士報高等教育排名前200名)以及與葡語國家的全面合作等領域擁有巨大潛力。中葡論壇潛力巨大,有望進一步發展。澳門將繼續成為連接大灣區與國際市場和社區的重要門戶,但仍有改進的空間。

有人聲稱,未來十年的規劃將與首個十年存在很大差別,不再以大型企業為中心,反而更專注於永續挑戰。你怎麼看?

F.L. –“一帶一路”已作出了改變,且將迎來更多變化。該倡議已成為中國現代政策中最重要的政治和經濟工具之一。到2027年,全球“一帶一路”總支出預計可達 1.3 兆美元。其他經濟預測預計全球將開展逾2,600個建設項目,總值3.7兆美元。過去十年,發展交通、能源和電信基礎設施、架設港口網路、建立貿易夥伴關係和便利化協議,以及增加對外直接投資,一直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最近,我們觀察到其他領域的一體化程度亦有所提升,例如資訊和通訊技術(如5G)、電子商務、金融、航太、旅遊、法律、海關、警察、教育和文化——所有這些都與永續發展、能源轉型、改善人力社會資本、制定綜合空間發展措施和技術轉移等嶄新議題相關,且秉承倡議的五大支柱理念,即政策溝通、設施連結、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新路徑—“綠色絲路”。“綠色”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指導原則且成為了各方共識,從《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聯合公報》中便可見一斑。為推動綠色永續發展,多家金融機構在第二屆高峰論壇金融合作分論壇上簽署了《綠色投資原則》,旨在將環境友好、氣候適應和社會包容融入新投資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項目,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巴黎協定》所確定的目標。截至2021年8月底,該文件共有40個簽署方和12個支援機構。

最後,倡議還提出了建設“廉潔之路”,重點抓好廉潔文化建設和反貪腐鬥爭,讓“一帶一路”合作真正惠及人民。“一帶一路”倡議已拓展新的領域,並將進一步成長和引入更多內容。

上一頁 | “一帶一路”“為澳門創造更大發展空間”

第三季酒店業僱員數量升兩成 人資需求增加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3季末酒店業的全職僱員按年增加21.7%至53,802名。

英皇娛樂酒店中期淨溢利1210萬港元

英皇娛樂酒店有限公司公佈中期業績公告,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個月期間轉虧為盈,錄得淨溢利1210萬港元。

美國今年“黑五”購物周近幾年“最便宜”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 美國上周迎來“黑色星期五”購物周。據路透社28日報道,今年“黑五”購物周堪稱數年來“最便宜”,大批消費者受零售商的大力促銷吸引,多番比價、“精明”購物。

澳門首十月酒店入住率超八成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首十月澳門酒店業客房平均入住率同比上升43個百分點至80.9%,住客增加1.6倍至1,104.1萬人次。

【法律解碼】新《金融體系法律制度》:需要了解的重要事項

新《金融體系法律制度》:需要了解的重要事項

【息息相關】REITs 時代

在澳門證券基金行業協會舉辦的論壇上,業內人士和專家一致認為,澳門在發展不動產信託基金(REITs)市場方面擁有優勢,可以進一步推動金融業發展,加快經濟多元化進程。

普華永道: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超過今年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中國資深經濟學家趙廣彬日前表示,隨著政府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發力顯效以及私營部門投資增長,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超過今年。

國際貿易中心執行主任:數字互聯互通將成為未來貿易關鍵因素之一

新華社日內瓦11月26日電(記者陳斌傑)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的合設機構國際貿易中心執行主任帕梅拉·科克-漢密爾頓日前在瑞士日內瓦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數字互聯互通將成為未來貿易中的關鍵因素之一。

【息息相關】“澳門居民的保險、保障嚴重不足”

作為新成立的保誠保險澳門分行總經理,馬竹豪看到澳門人壽保險業務的巨大潛力。他表示,這家擁有175年歷史的英國跨國企業將配合特區的多元化步伐,著眼於橫琴,為澳門市場注入創新元素。

協議生效!巴以停火4天

新華社加沙/耶路撒冷11月24日電 當地時間24日上午7時(北京時間13時),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和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臨時停火協議生效。雙方將休戰4天。

相關文章

第三季酒店業僱員數量升兩成 人資需求增加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3季末酒店業的全職僱員按年增加21.7%至53,802名。

英皇娛樂酒店中期淨溢利1210萬港元

英皇娛樂酒店有限公司公佈中期業績公告,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個月期間轉虧為盈,錄得淨溢利1210萬港元。

美國今年“黑五”購物周近幾年“最便宜”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 美國上周迎來“黑色星期五”購物周。據路透社28日報道,今年“黑五”購物周堪稱數年來“最便宜”,大批消費者受零售商的大力促銷吸引,多番比價、“精明”購物。

澳門首十月酒店入住率超八成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首十月澳門酒店業客房平均入住率同比上升43個百分點至80.9%,住客增加1.6倍至1,104.1萬人次。

【法律解碼】新《金融體系法律制度》:需要了解的重要事項

新《金融體系法律制度》:需要了解的重要事項

【息息相關】REITs 時代

在澳門證券基金行業協會舉辦的論壇上,業內人士和專家一致認為,澳門在發展不動產信託基金(REITs)市場方面擁有優勢,可以進一步推動金融業發展,加快經濟多元化進程。

10月入境旅客按月升二成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10月入境旅客按年增3.8倍至2,757,308人次,與9月相比上升19.8%。

【特刊】“‘一帶一路’已作出了改變,且將迎來更多變化”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府與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Francisco Leandro是“一帶一路”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在接受採訪時,他預計該倡議將進一步改進,包括更看重“綠色絲綢之路”維度。

永利澳門第三季EBITDAR增至2.55億美元

永利澳門公佈,今年第三季度經調整後的物業EBITDAR為2.549億美元,環比增長3.57%。

美高梅中國第三季淨收入較疫前增10%

美高梅中國宣佈其第三季度淨收入為8.13億美元(約合65億澳門元),較2019年第三季度增加10%。

新濠第三季營運收入升至9470萬美元,淨虧損收窄

新濠博亞娛樂有限公司公佈,今年第三季度的營運收入為9470萬美元(約合7.6億澳門元),較上一季錄得的6430萬美元環比增長47%。

澳門企業家代表團赴滬參加進博會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組織一行近50人的澳門企業家代表團4日赴滬參加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是澳門連續第6年組織 本地企業參與進博會。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受邀於4日至5日赴上海,出席第六屆進博會開幕式及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