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第一步:歷史片區活化

João Paulo Meneses

政府為盤活“社區”傾注一切,活化項目由本地六間博彩企業負責。

《商訊》2024年1月特刊 | 新幸運博彩專營合約執行首年(及後)


澳門六間博企承諾在十年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批給期間,將投資澳門幣1,087億元用於非博彩領域的發展。

在批給期首年,特區政府聯同各承批公司公佈不同片區的活化計劃和具體項目,並成為焦點。

為六個片區(詳見本文列表)一一換上全新“面貌”,需月鍛季煉,或因項目本身及其影響評估服務所需,或因為需要自行開展工程。

活化歷史片區(官方稱之為“社區”)是新專營合同下六間承批公司必須力撐的議題之一,也是特區當局在第二個五年規劃中提出的十二個重點項目之一。或許,發展提案無法一蹴而就,但我們見證了首個獲本地六間博企首肯的非博彩領域發展策略的誕生。賀一誠認為,業者呼籲公私合作是合理的,因為他們是最了解旅遊市場和旅客需求的人,“博彩業者更了解旅客”。


“承批公司提出的活化舊區方案及其他非博彩投資計劃,都需要反復不斷嘗試和驗證。投資計劃不會在寥寥數月內取得成功,整個計劃的預設時長長達十年。”-  賀一誠

專注於博彩問題研究多年並撰寫了多篇文章的本地律師高彼濤(Pedro Cortés)坦言:“澳門博彩特許經營者在這一發展進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重要的是,人們要認識到,僅通過法令無法實現多元化,當局需為所有利益攸關者提供適當的工具和資源。”

身處嶄新時代,這位力圖律師事務所的管理合夥人以“積極的態度評價博彩經營批給的開局之年” 。然而,“三年後方能實現更準確和全面的平衡,這必須認清,”他強調。另一位專注於博彩業的MdME管理合夥人、執業大律師布路平(Rui Pinto Proença) 向本刊記者表示:“首先,歷史城區活化是政府的責任。將這項責任外包給博企無疑是一個大膽的舉動,但我認為這將行之有效。博企已經證明了其開發世界級旅遊景點的能力”。他指出,“當然,這是一項截然不同的挑戰,或需要將部分項目外包,但我認為他們能夠勝任,並將創造出乎意料之外的成績。”他強調:“在政府看來,必須確保不同項目之間、項目與城市周邊地區之間透過有聚合力的方式締結起來。”


“首先,歷史城區活化是政府的責任。將這項責任外包給博企無疑是一個大膽的舉動,但我認為這將行之有效。”– 布路平 

自2022年公開以來,政府將此視為絕對優先事項。早在簽署新承批合同數週後,當局就已聯繫博企並啟動了長達數月的談判,直到9月底,才正式公佈有關方案。政府的要求如此高,以至於某些博企人士以匿名方式透過專業媒體表達了心中的彷徨。致力娛樂場與公共空間之間關係的澳門大學教授Tim Simpson認為,得益於“博企在開發和維護度假勝地及其周邊偽社交空間方面擁有的經驗”,“向博企分配開發特定歷史片區任務是一項有趣的想法”。

儘管這六間博企“或對澳門歷史街區的設計和娛樂可能性擁有相仿的創意想法”,但《Betting on Macau:Casino Capitalism and China’s Consumer Revolution(澳門豪賭:賭博資本主義和中國的消費革命)》(2023)一書的作者表示,“我期待看到他們干預本地城市規劃的實際結果。與此同時,我希望當局能夠限制博企對社區物理設計或氛圍可能造成的改變。”這位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傳播系副教授告訴本刊記者,有必要強調,由於澳門的承批公司“是打造歷史城市空間複製品的專家,例如威尼斯、巴黎……我們必須謹慎,絕不能將澳門珍貴的歷史遺產改造成虛假的主題複製品。這儘管看起來令人興奮,卻失去了其真實性。我們不希望澳門的歷史街區成為度假村虛構主題環境的簡單延伸。”


“澳門博彩特許經營者在這一發展進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重要的是,人們要認識到,僅通過法令無法實現多元化,當局需為所有利益攸關者提供適當的工具和資源。” – 高彼濤 


“整個計劃的預設時長長達十年”

賀一誠去年11月表示:“承批公司提出的活化舊區方案及其他非博彩投資計劃,都需要反復不斷嘗試和驗證。”

行政長官補充說:“投資計劃不會在寥寥數月內取得成功,整個計劃的預設時長長達十年。”

“政府和博企之前都不曾嘗試過這些項目。既然大家都沒有試過,何不給予一兩年的時間去嘗試……如演藝項目、海上旅遊項目等等,”賀一誠在回應立法會議員林宇滔質詢時如此回答。

“為何BlackPink會來澳門?為何四大天王(香港四位著名明星)會來澳門?因為承批公司要嘗試,他們要嘗試那一條路更適合澳門。一年之內不可能改變,一年便要有變化,是不可能的,這不乎合實際。要讓承批公司去嘗試,居里夫人都是嘗試很多次才成功。”

“我們(政府)現在很大膽讓他們(承批公司)去嘗試,一日不嘗試不知道結果。”賀一誠總結道。


上一頁 | 10年時間短暫嗎?

相關文章

【時事評論】深合區三十條對澳門金融業創造了機遇及挑戰

就目前「金融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意見」出台,文件反映出深合區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將向澳門金融業進一步開放,為澳門居民打造一個有利的金融環境,便利合作區的跨境交易、人民幣結算,促進合作區在澳門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及發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現代金融業。

【時事評論】北上消費——中小企的危機

筆者這代人,小時候的周末或連假,其中一個節目是跟父母到珠海玩,當年帶一條香煙到內地轉售,差價足以住一間小旅店,食一頓晚餐,甚至還可買少許蔬果。青年時代,很多人喜歡到珠海買VCD、按摩及食飯。近十多二十年,賭權開放令澳門經濟規模上了一個新台階,澳人收入增加後,北上消費變少,外遊變多,日、韓、歐、台等地成熱門。未來這種消費、旅行模式或許再度改變?

【法律解碼】初創企業的人才激勵措施—期權計劃

相信讀者或有所耳聞大公司會以股票期權作為部分總體薪酬的操作。在澳門,我們經常看到博彩承批公司或其他跨國公司向高管人員授予股票期權。

【息息相關】第三條大道

政治學研究員盧兆興相信,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將成為“一國兩制”框架下混合式的“第三種體制”,甚至可能融入澳門特別行政區。

促進流動性

忠誠保險為澳車北上推出的保險產品改變了居民的日常跨境流動,為居民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多便利,並創造了一系列專業和商業機遇。

【焦點】合二為一

特區政府為進一步縮小澳門與橫琴合作區之間的分歧提出了多項金融舉措,本地商界和政界重量級人物對此表示讚賞,但居民卻持觀望態度。

【特刊】旅客語言障礙 

內地旅客中,有兩成來自廣東省以外的地區且比例正逐漸增加。 

【特刊】普通話混合圖鑑 

2001年,當地人口中能說普通話的人數只有大約四分之一,而二十年後,這一數字上升至45%。儘管取得了這樣的成長,但距離北京實現全國 85% 的目標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特刊】“中國內地供水或面臨挑戰” 

聖若瑟大學綠色委員會主席塔古勞 (Karen Tagulao)強調:“採用保護、再利用和海水淡化等不同策略的組合,為未來的澳門打造一個富有彈性的可持續供水系統。” 

【特刊】澳門何時能成為一座海綿城市? 

多位專家認為,澳門若採用“海綿城市”理念將受益匪淺。 

【息息相關】回報 

澳門大學首家取得成功的科技企業誕生於十年前,它現已發展成為連接澳門和橫琴的標誌性項目,只是前路仍充滿挑戰。 

【特刊】“氣候變遷帶來重大挑戰” 

氣候變遷已經影響了澳門乃至整個大灣區的供水,儘管公眾意識仍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