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 題:增長5.3%——一季度中國經濟穩中有進
新華社記者周文其、賀小童、劉洪明
國家統計局16日公佈的2024年中國經濟首季報顯示,中國經濟運行起步平穩、穩中有進。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29629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比2023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6%。
“今年一季度,國民經濟總體上延續了去年以來回升向好態勢,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協調性增強,市場活力增強,市場經營主體信心持續提升。”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
5.3%的GDP增速高於2023年第三、第四季度的增速。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表示,中國經濟仍面臨複雜環境和諸多挑戰,但可以看到經濟發展穩步推進,經濟企穩回升勢頭鞏固,表現預期不斷改善。
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培育、市場銷售繼續恢復、貨物進出口較快增長、居民消費價格由降轉升,成為中國經濟數據最新季報的主要特徵。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今年一季度,中國高技術製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0.8%、12.7%,充電樁、3D列印設備、電子元件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1.7%、40.6%、39.5%。
從中國航天領域首個大科學裝置通過驗收,到自主研製的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首臺樣機下線,再到首臺國產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TH-F120發佈,今年以來,一個個重大專案傳來捷報,折射中國科技創新活力澎湃,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說,新質生產力集中體現了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優勢、新動能的特點。從一季度數據看,創新驅動、綠色清潔等特色越發鮮明,帶動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進一步發展。
消費繼續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今年一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7%,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和餐飲收入,分別增長14.2%、13.2%、10.8%,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
車站機場人頭攢動、餐館門口排起長龍、熱門景區一票難求……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中國國內旅遊出遊1.19億人次、國內遊客出遊花費539.5億元,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11.5%、12.7%。熱鬧紅火的出行消費場景和宏觀經濟數據相互映襯,釋放中國經濟內生動能加快修復的暖意。
趙錫軍表示,推動新型消費是促進消費的重要措施。文旅產業、網路消費的蓬勃發展和創新體現了消費領域的變化發展,有益於提振消費信心,進一步拉動消費增長。
今年開年,中國外貿實現“開門紅”。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超10萬億元,同比增長5%,不但規模首次突破10萬億元,而且增速創6個季度以來新高。中國海關貿易景氣調查結果進一步顯示,3月份反映出口、進口訂單增加的企業比重均較上月明顯提升。
“外貿增長與中國產品的穩定性、競爭力分不開。”趙錫軍說。
對於外界關切的物價情況,盛來運說,從未來走勢看,價格有望在低位溫和回升。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CPI)與去年同期持平。3月,CPI同比上漲0.1%。
豐富的人力資源、龐大的市場規模、完備的產業體系、高強度的研發投入……這些都為開年以來中國經濟恢復勢頭強於預期提供重要支持。
從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到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發佈修訂後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從2月份降准落地釋放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到海關總署等14部門宣佈聯合開展為期5個月的2024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2024年以來,中國著力擴大內需、優化結構、提振信心,宏觀政策“組合拳”協同發力,政策效應持續釋放。
今年3月,作為經濟運行風向標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達到50.8%,自去年9月以來首次重回擴張區間,顯示經濟運行回升向好態勢不斷延續。渣打中國中小企業信心指數(SMEI)也由2月的50.9升至3月的51.6,達到去年5月以來最高水準。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前景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發展態勢持續受外界關注。
今年前兩個月,在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7160家,同比增長34.9%,眾多外資企業為中國經濟投下“信心票”。“2023年中國經濟在疫情後強勁反彈,增長率超過5%,未來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說。
展望全年,外部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國內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的關鍵階段,市場經營主體的信心和經濟回升的動力都需要進一步增強。
盛來運說,要堅決貫徹中央關於促進經濟穩定發展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固本培元,持續增強市場整體信心和經濟運行動力,鞏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
“一季度經濟表現開局良好,隨著各項宏觀調控政策落地生效,中國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較有信心。”張立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