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美國赤字對全球經濟構成“重大風險”

Xinhua News Agency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4月21日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警告,美國巨額財政赤字加劇通貨膨脹,對全球經濟構成“重大風險”。

英國媒體《金融時報》近日報導,IMF最新發佈的《財政監測報告》顯示,預計美國明年財政赤字將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1%,而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平均水準僅有2%。《金融時報》援引IMF報告說,美國大規模支出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對其他經濟體構成風險。因此,美國迫切需要解決支出與收入嚴重失衡的問題。

  IMF數據顯示,去年,歐元區等發達經濟體財政赤字得到控制,但美國出現“幅度相當大的財政滑坡”,赤字占GDP的比例達到8.8%,是2022年的兩倍多。美國財政部去年12月29日的日報顯示,聯邦政府負債突破34萬億美元。

  IMF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古蘭沙表示,美國財政狀況“特別令人擔憂”,導致美聯儲針對高通脹的應對局面更加複雜。“從長遠來看,這將提升全球經濟面臨的財政和金融風險。”

  由於美國借貸成本與全球市場緊密相關,IMF指出,如果美國利率“突然大幅上升”,將導致全球政府債券收益率飆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匯率波動。“這種全球利率溢出效應可能導致金融條件收緊,令各國面臨的風險上升。”

相關文章

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延續高速增長態勢

單體能量密度可達500Wh/kg的凝聚態電池、10分鐘可從20%充至80%的閃充電池、雙人智能電動飛行器……6月9日至11日在四川省宜賓市舉行的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一系列“黑科技”亮相,展示了中國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最新創新成果。

澳門舉辦歡樂跑喜迎杭州亞運會

亞運會歡樂跑活動11日上午9時在澳門科學館前地廣場舉行,700多名參與者共同為喜迎亞運會“助跑”。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順利合龍

6月11日,世界最長最寬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終接頭順利推出,與東側E24管節精准對接,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正式合龍,深圳和中山兩市在伶仃洋海底正式“牽手”。

RCEP“朋友圈”共用發展新機遇

“RCEP為成員國開放市場、擴大市場範圍提供了良好機會,能夠促進成員國之間的經貿合作。”東盟秘書長顧問兼東盟經濟共同體副秘書長安娜·羅本尼奧在日前舉辦的“2023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黃山)論壇”上說。

粵港澳18支龍舟隊“非遺日”東莞競渡

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龍舟邀請賽10日在廣東省東莞市沙田鎮開賽。

李家超:香港發揮所長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9日在香港舉行的2023財新夏季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時表示,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有充分條件和能力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發揮所長。

規模近2500億元!科創板ETF加速擴容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近日,嘉實基金、銀華基金、易方達基金和永贏基金四家基金管理人上報了首批科創綜指增強策略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科創綜指ETF產品不斷豐富。

首個體育金融服務指導意見,專家這樣說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體育總局、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16項具體舉措強化體育金融服務,支持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稱,這是我國首個針對體育產業提供金融支持的全國性綜合指導意見。

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上線超長文本模型

 近日,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新上線超長文本模型MiniMax-Text-01。迄今,共計3家國產模型廠商的5款模型在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提供服務。

「中國第一展」火熱開局凸顯外貿韌性與信心

15日9時,珠江邊的廣州國際會展中心人流蜂擁而至。在中心友誼大廳的服務機器人展區內,許多境外採購商高舉手機,拍攝機器狗、工業外骨骼裝備、自動巡航機器人、咖啡機器人等畫面,不時發出驚歎。

首季中國經濟觀察|規模增長、質量提升,首季外貿成績單展現中國經濟韌性

  14日,海關總署發佈數據:今年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0.3萬億元,累計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1.3%;月度增速逐漸回暖,從1月份同比下降2.2%,到2月份基本持平,再到3月份增長6%,一季度中國進出口增速走出一條上揚線。

數智融合引領未來:2025年世界網路大會亞太峰會在香港啟幕

為期兩天的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14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幕。本次峰會主題是“數智融合引領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來自全球5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部門、國際組織、企業、民間團體高級別代表以及專家學者等近千名嘉賓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