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 麥健智( José Luís de Sales Marques)
新來往內地通行證政策的推出大力推動了港澳兩地非中國籍人士與內地的交流和往來。
內地行政當局7月10日起為港澳永久性居民中的非中國籍人員,簽發來往內地通行證。持證人在證件五年有效期內,可以多次來往內地,每次停留不超過90日。此舉將對澳門和香港外籍居民的生活帶來重大影響。
新的通行證允許港澳兩地數以千計的外籍居民到內地投資、探親、旅遊、商務、研討及交流等活動。持證人可根據需要多次進出內地,甚至可經快捷通道往來深港、珠澳口岸。那些有意到內地各省市觀光旅遊的居民對新政策表示了歡迎,且認為此舉對旅遊、商務和學術交流等活動尤其重要。儘管持證人不得持該證在內地工作或學習,但這必將令粵港澳大灣區更具吸引力,讓外籍居民產生“we feeling”,感到這片區域因其貢獻變得更開放,大家協力打造一個充滿活力、具國際競爭力、多元化的經濟體。這展現了北京政府對港澳特區社會各界人士的信任,認同他們對港澳特區的深厚熱愛與歸屬。就澳門而言,這更具意義,因新政策被視作鼓勵非中國籍居民進一步參與橫琴深度合作區的獎勵。
專家認為,整體而言,區域一體化總是一個繁複的過程,需要時間建立多重協同效應和強烈的歸屬感。所謂“we-feeling”,即一種認同感,是人類自願參與和貢獻的基礎,使難以實現的目標得以順利實現,已取得的成就得以延續。恰到好處的政策和技術解決方案必會創造深遠影響。但從長遠來看,“we-feeling”將決定區域一體化的成敗。我們能夠輕易列出不同的例子,但歐盟“伊拉斯謨計劃(Erasmus)”是最簡易明了的例子。該計劃為年輕學子生成歐洲意識奠定了無懈可擊的基礎,無論他們來自哪個國家,無論在前行的道路上出現何種暫時障礙甚至是嚴峻危機,正如歐盟現時所面對環境。
毫無疑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與歐洲一體化之間存在巨大差異。粵港澳三地政府在中央集權政治指導下共同參與,遵循“一國兩制”原則,建設中華民族的小團體。此為重中之重。
另外,粵港澳大灣區範圍涵蓋了“9+2”共11座城市。為了實現2035年經濟一體化的目標,正如大灣區指導方針所指出,各地政府仍需要應對 “兩制”原則之下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帶來的複雜問題和挑戰。2017年7月1日,三地政府在香港共同簽署框架協議並正式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此時,世界無不對其宗旨的宏偉和大膽,以及實現其主要目標所需的相對較短的時間感到困惑。大灣區城市群的流動性吸引了國際的關注:在一個小時內的行程連接所有11座城市的目標實在令人驚嘆!然而,多項令人印象深刻的基礎設施項目已經落成(高鐵、地鐵、高速公路)或即將完工,例如全長達55公里的港澳珠海大橋。大灣區的建設同樣無法躲開三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然而,立法和措施不斷向前推進,致力為港澳特區的中國籍居民創造出入往來的便利,並鼓勵他們到核心城市定居。
透過政策的推陳出新,鼓勵兩地外籍居民在大灣區內及其他地區的流動,中央政府為他們提供最合適的平台,讓他們得以享受鄰近城市的自然美景、美味佳餚和精彩文化。提升他們對地區的歸屬認同感,並鼓勵他們從各個層面參與大灣區的建設、為國家經濟的騰飛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