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國慶旅遊“文體盛事新菜單”引客創新高

Avatar photo
Business Intelligence

新華社澳門10月9日電 題:澳門國慶旅遊“文體盛事新菜單”引客創新高

  新華社記者李寒芳、劉剛

  演唱會激蕩金光大道,體育賽事帶活傳統社區,煙花匯演點亮節日氛圍。今年國慶假期,澳門“文體盛事菜單”不斷上新,黃金周旅遊熱鬧非凡,為當地文旅經濟注入新活力。

  百萬人次“新紀錄”

  澳門長期位居內地旅客熱門出行目的地前列,今年國慶假期再次交出傲人成績單。據澳門特區政府統計,10月1日至7日,澳門入境總旅客接近百萬人次;日均客量達14.1萬人次,同比上升22.9%;10月3日入境旅客達17.4萬人次,創澳門有正式統計數據以來國慶假期最高日均和單日旅客量。國慶假期澳門酒店業場所平均入住率達94.5%。

澳門輿論認為,特區政府和旅遊業界以各種方式增加非博彩元素,逐步升級轉型並建立多元產業鏈,使澳門旅遊展現出產品新、客源新、舉措新、觀念新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新形象。

  澳門城市大學國際旅遊與管理學院執行副院長李璽表示,澳門國慶假期旅遊市場繁榮,離不開國家政策的鼎力支持。2024年以來,內地新增10個赴港澳“個人遊”城市,並推出一系列便捷的出入境管理措施,如赴港澳商務簽注的“智能速辦”“全國通辦”和延長停留時間等,為內地遊客赴澳提供了極大便利。

10月1日拍摄的第32届澳门国际烟花比赛汇演现场。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

  文體盛事“新菜單”

  長假期間,澳門演出場所舉辦了多場歌手的演唱會,均有不俗上座場次。動人的旋律在金光大道回蕩,“演藝之都”成不夜城,這對酒店、餐飲和零售等行業收入均產生刺激作用。

  “白天逛景區、晚上看演出正成為旅遊新常態,‘演藝之都’成為澳門旅遊的新名片。”澳門城市文化促進會會長劉長妹表示,很多遊客看完演出後都會選擇體驗澳門夜生活,這無形中延長旅遊時間,豐富多元澳門旅遊夜經濟。

  煙花匯演也點亮澳門夜經濟。第32屆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在國慶假期為觀眾帶來視覺盛宴。絢麗璀璨的煙花在澳門夜空綻放,伴著駐足人群的歡呼喝彩聲,構成一幕幕溫馨動人場景。

“演藝之都”“體育之城”等新元素,為澳門旅遊帶來新客源,激發多元旅遊活力。乒乓球賽、網球賽、排球賽、籃球賽、高爾夫球賽等各類精彩紛呈的國際性體育賽事頻頻登場,吸引大批各地“賽迷”到澳門觀看。

  在9月30日閉幕的2024澳門羽毛球公開賽現場,一位從杭州趕來的“羽迷”告訴記者,自己特意請假來觀賽,同時“無縫銜接”國慶假期,可以順便遊澳門。

  鑼鼓喧天,醒獅爭霸,第十一屆獅王爭霸國際賽國慶期間在媽閣廟前地舉行。作為世界三大南獅賽事之一,澳門將這場頗具觀賞性的國際體育賽事與世遺景點聯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和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

  “盛事經濟對澳門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澳門非常小,如果有更有吸引力並且特別的題材,遊客每次或不同月份來澳門都能有一種新鮮感。”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

  盛事活動通常包括體育賽事、演唱會、商務活動、會展、戶外活動、節慶嘉年華等大型活動,帶來的人流聚集往往可產生巨大的經濟溢出效應。

  “文體盛事菜單”還在持續上新。第36屆澳門國際音樂節於10月4日至11月4日舉行,澳門高爾夫球公開賽10月10日至13日開打。備受矚目的第71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將於11月燃擎上演。

  澳門旅遊大學管理及專業發展學院講師錢盈表示,演藝與體育盛事對澳門的文旅經濟帶來多方面積極影響。短期而言,能振興旅遊、餐飲等相關行業;長遠來看,通過舉辦大型盛事,澳門得以向國際展現其獨特文化魅力和卓越組織能力,塑造城市品牌形象。

10月1日,游客在澳门议事亭前地游览。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

  澳門城市“新名片”

  “陽光吃掉雪糕,蛋撻親吻嘴角,看看澳門奇妙。”9月,一首名為《知味澳門》的歌經由“灣區升明月”2024大灣區電影音樂晚會走入千家萬戶,也讓更多人瞭解澳門小城的魅力。

  “許多人曾因為一首《七子之歌》認識澳門,我們希望有更多文藝作品引領人們走進澳門,看看澳門回歸以來的變化。”《知味澳門》詞作者劉長妹說。

  據澳門特區政府資料,2023年,政府及民間舉辦的各項藝文活動參與人次接近2000萬,綜合度假休閒企業大型演唱會等活動觀眾達100萬人次,產生約11億澳門元票房。“這些盛事活動體現了澳門‘演藝之都’‘體育之城’的品牌形象,讓澳門的文旅經濟發展更趨多元。”錢盈說。

李璽認為,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的指引下,澳門特區政府積極推動非博彩產業發展,將美食、文化、體育、健康等元素與旅遊深度融合,打造高質量的綜合旅遊體驗。

  車行路氹,一片面積達9.4萬平方米的土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這裏預計年底前將建成澳門戶外表演區,可容納5萬名觀眾,屆時可配合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為大型演藝表演或更廣泛專案類型提供空間,充分帶動澳門多元的文旅市場。”錢盈說。

相關文章

【總監之言】一刻千金,不能浪費 

習近平主席上月到澳門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所傳遞訊息的關鍵性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為過。誠然,國家主席作出的任何聲明均具不容忽視的份量,但更重要的是時代賦予的廣闊背景及所傳達訊息的實質。習主席強調澳門需要更開放和包容,進一步開拓視野,推行更多舉措以引入全球頂尖人才。這些觀點引起了眾多持份者和人士的共鳴,相信包括您在內,我們一直呼籲特區政府大膽、果斷地朝著這個方向大步邁進。 

【息息相關】賽事前夕 

總部位於澳門的博彩設備供應商樂透遊戲有限公司(LT Game)繼佔據了本地直播混合遊戲機(LMG)主導地位、開設了新的組裝工廠、海外陳列室和辦事處後,現正致力推動產品創新和全球擴張。 

【息息相關】進步空間 

在日前舉行的紀念中葡商業關係500週年活動中,葡萄牙外交及貿易代表均認為兩國間的投資和貿易關係在過去十年間快速穩定發展,但仍有很大“進步空間”。他們強調,澳門是葡萄牙在中國的投資中心,香港仍可進一步發揮其自身優勢為推動中葡商業關係發展作出貢獻。 

2024年中國GDP年增5%

「2024年我國經濟克服了複雜的內外環境帶來的各種困難和挑戰,順利地實現了主要預期目標任務,推動了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高質量發展成色十足,成績實屬不易。

去年中場百家樂收入超疫前

根據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博監局)公佈的最新資料,去年本地中場百家樂業績達澳門幣1,379 億元(折合約172億美元),超過了疫情前水平。

【時事評論】澳門多元化進程回顧與展望 

聖誕節即將來臨。隨著本地生產總值飆升,減少賭博成癮將是一份頗受歡迎的聖誕禮物。賭博成癮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各國政府通常以推動“負責任博彩”的名義向多方尋求幫助以減少此現象,儘管措辭上存在矛盾,卻吸引力十足。有趣的是,“賭博”本身就幾乎不存在所謂的“責任”。人們往往從個人主義的角度看待“成癮”問題,關注以人為中心的病態和責任。但賭博成癮則更進一步。 

【特刊】翹首以盼的3,900萬 

《商訊》2025年1月特刊 | 疫情:五年了,仍壯志未酬

【特刊】澳門特別行政區25周年:A到Z (U, V)

《商訊》2024年12月特刊 | 澳門特別行政區25周年:A到Z

【特刊】澳門特別行政區25周年:A到Z (S, T)

《商訊》2024年12月特刊 | 澳門特別行政區25周年:A到Z

【特刊】澳門特別行政區25周年:A到Z (G, H)

《商訊》2024年12月特刊 | 澳門特別行政區25周年:A到Z

金沙中國宣佈為員工加薪並發放績效獎金

博彩及綜合度假村營運商金沙中國有限公司(金沙中國)周二(12月31日)宣佈,向所有合資格員工發放相等於一個月薪酬的績效獎金,且將於新一年為合資格的團隊成員調升薪酬。

【特刊】澳門特別行政區25周年:A到Z (C, D)

《商訊》2024年12月特刊 | 澳門特別行政區25周年:A到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