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政府向城規會介紹新一份《青洲都市化整治計劃》,調整後的總用地面積維持23.8萬平方米,但新計劃提出將青洲山保育面積增大兩倍多,居住人口則由2.7萬人大幅調低至1.3萬人。增加綠化面積,減少居住人口數量,如按新計劃實施,整治後的青洲區居住環境自然會有質的飛躍。
《商訊》2024年 11月 | 主編前言 – Mandy Kuok
政府一直想將舊區整治,透過重新規劃重建區內老舊樓宇,同時整個綠化和休憩等公共區域,以提高區內居民的居住環境質量。但舊區重建提出了許多年,最初由何厚鏵先生在第二屆特首任期時提出,之後以祐漢七楝樓群為重建目標,但其中涉及錯綜複雜的業權問題,再加上相關法律未完善,致令相關計劃一拖再拖。
至2023年《澳門都市更新法律制度》出台,舊區重建計劃才得到實質性的進展。政府成立的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開始推進祐漢七楝樓群項目,積極與樓群共46楝樓宇單位的業權人溝通,以進一步落實重建計劃,相關的暫住房項目按計劃在今年竣工,令這個拖延了近二十年的項目終於看到眉目。
隨著祐漢七楝樓群項目逐步推進,政府現在提出新的青洲都市化整治計劃也算適時,按該新計劃所提出的構想,如果真能全部落實,確會令青洲區脫變成一個宜居的新區。只是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要推進青洲新計劃絕不容易,雖然政府在祐漢的重建計劃中已吸取了不少經驗,但青洲的情況又與祐漢不同,政府要令計劃落實,還需考慮更多層面。
這些涉及重整的區域往往會涉及區域內的樓宇和居民,業權問題一般是最棘手的問題,政府雖有之前處理祐漢樓群的經驗,但每個個案不同,相信政府還要花不少精力處理有關問題。此外,祐漢樓群只涉及居民及一些商舖,青洲還有工業用地,雖然政府已明言暫不強制執行調整工業用地用途,亦不會勒遷即時改建,但這些用地遲早都要改變,為何不早作安排,與相關人士磋商,免得重整區域最後變得四不像?
其實政府的重整計劃是值得支持,任何人都希望能有更好的居住環境,重整計劃是一個改善居住環境的好機會,只是政府如何處理外,還要看人心,畢竟人心難測,如果有些人懷著小心思想在整治過程中獲利,相關計劃便難以推進,政府既要堅守立場底線,又要推進計劃,殊不容易。在協商方面如遇困境,政府或可以與區內團體合作,由團體協助協商工作,相信工作會更容易展開。
不論如何,舊區重新整治確可優化居民生活質量,亦能美化澳門環境,希望政府的整治計劃能順利展開,讓澳門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