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向葡新社記者透露,與其他司法轄區相比,澳門推行的人才引進政策設定了更嚴格的準則,批出的簽注時間亦過短,無法有效地為城市引入發展經濟多元化所需的人才。
《人才引進法律制度》自2023年7月1日起生效,致力透過提供稅收優惠吸引專業人士到特區,尤其是金融領域和科技研發領域的人才,該舉措甚至針對諾貝爾獎得主。
然而,澳門大學研究員楊鳴宇在接受葡新社採訪時批評說,“澳門政府在設計有關政策時未有盡善盡美”,其規定“十分離地”,且“質量很差”。
他表示:“我從未聽說過其他地方將申請人本科的學科平均學分績點視作評分標準。”他補充說,資格要求“過高——甚至比香港或新加坡還高”。
澳門博彩顧問公司IGamiX分析師李忠良同樣將鄰埠香港看做基準。“他們設立了完善的技術移民體制,歡迎任何有經驗(…)且有能力填補空缺的人。澳門則恰恰相反,”他感嘆道。
“娛樂場營運商在招聘外籍高級管理人員時同樣被拒,只獲得了‘藍卡’”– 顧問李忠良
澳門政府推出人才引進制度,並將引進計劃分為三類,包括將諾貝爾得獎者和奧運金牌得主納入其中的高端人才計劃、優秀人才計劃及高級專業人才計劃:。
1991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Erwin Neher指出,即使是吸引“有潛力成為領導者的年輕研究人員”來澳門的方案也面臨挑戰,並指出缺乏居留身份是一個重大障礙。
這位埃爾文內爾博士生物物理與創新藥物實驗室主任、現年80歲的德國科學家解釋,許多研究人員面臨著長達四年的漫長等待,期間為孩子的讀書、住宿等問題擔憂。
“我並不是說他們渴望成為澳門居民,但也許他們應該獲得三到四年的簽注,這樣他們就可以帶著家人前來上任” – 葡中工商會澳門代表團,(Carlos Cid Álvares)
葡中工商會澳門代表團主席區偉時(Carlos Cid Álvares) 表示:“人們來到這裡時,不希望年度簽證存在不確定性,不知道自己是否會得到續簽。”
“我並不是說他們渴望成為澳門居民,但也許他們應該獲得三到四年的簽注,這樣他們就可以帶著家人前來上任,”身兼大西洋銀行行政總裁的區偉時補充道。
據人才發展委員會秘書長周昶行透露,截至10月底,當局已收到有效申請超過1000宗,並已就當中的464宗作出批覆。
他承認,這些專業人士絕大多數來自中國內地(80%)或香港(10%),但指出其中47%擁有“海外工作或學習經驗”。
儘管失業率連續五個月創下1.7%的歷史低點,但即使是澳門的主導產業,博彩業在引入人才時同樣遭遇障礙。
澳門大學研究員楊鳴宇在接受葡新社採訪時批評說,“澳門政府在設計有關政策時未有盡善盡美”,其規定“十分離地”,且“質量很差”。
李忠良指出:“娛樂場營運商在招聘外籍高級管理人員時同樣被拒,只獲得了‘藍卡’”。
“藍卡”是一種澳門政府根據外籍僱員與本地僱主簽署的有效工作合約所批出的臨時居留許可,不提供任何醫療保健或教育福利。
10月,周昶行承諾當局將為技術移民計劃“創造更好的國際化條件”,但沒有透露來自葡語國家的人才申請數量。
楊鳴宇指出,中國與葡語市場之間的商業和金融服務是澳門最新一份經濟多元化規劃的核心,也是北京賦予的“最重要的使命”。
我從未聽說過其他地方將申請人本科的學科平均學分績點視作評分標準。”他補充說,資格要求“過高——甚至比香港或新加坡還高” – 澳門大學,楊鳴宇
這位區域政策專家補充道,人才引進政策是多元化努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補充部分”。
然而,區偉時警告:“多元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這可能需要20年的時間,且這一切的基礎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