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因素眾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缺乏家庭支持。
《商訊》2024年11月特刊 | 罪案問題:更新、更複雜
數據:
- 自2019年以來,社會工作局跟進涉及違法青少年的個案共653人次,當中不乏再犯;
- 2020年至今年5月,治安警察局針對違法青少年的警誡宗數共有9宗;
- 在同一時期,社會工作局共跟進114宗涉及未滿12歲兒童的違法個案,主要涉及傷人、商店盜竊、財產損壞和玩火等。
菜農子弟學校校長黃國英表示,過去涉及“問題青少年”的案件以高中生更為常見,但現時的犯罪者平均年齡正在下降。社工局去年發表的一份報告證實了這一點。該報告顯示,2020 年至2022 年的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件不斷增加,且犯案者年齡呈下降趨勢。
綜上所述,涉及違法青少年的個案數量不斷增加,犯罪者日趨年輕化。
理解這個問題:
多年來,社工局堅持進行調查,試圖了解本地違法青少年的特徵,尤其是那些接受干預措施的青少年罪犯。
“導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多種多樣。除了家庭、學校、社區和社會等外部因素外,還與人格和社會化問題相關的內部因素有密切關係。” 社工局指出。
2020年和2021年的數據顯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是“朋輩影響”(58%)和“同儕壓力和好奇心”(17%)。
家庭似乎是這個問題的核心。黃國英指出,罪犯年齡下降反映家庭教育的缺失。這個結論得到了《Family Dynamic and Antisocial Adolescents in Macau(澳門的家庭動態與反社會青少年)》一文作者的認同。
研究發現:
研究首先進行了總體概述:“研究顯示,養育方式對青少年的發展具重大影響。專制的育兒態度和養育過程中的虐待性體罰已被認為會對青少年的反社會行為產生負面影響。”
報告繼而重點闡述了澳門的情況:“經濟快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樓價等生活成本不斷上漲,導致一般家庭被迫面對租屋或買屋的艱難挑戰。結果,許多家庭父母雙方被迫全職工作以維持生計,導致他們幾乎沒有時間、精力或耐心好好照顧孩子。”
該研究還指出,“經濟壓力加劇了家庭衝突”。鑒於博彩業提供有吸引力的薪水和工作條件,父母更有可能在娛樂場工作,輪班工作已司空見慣。結果,父母失去了親子互動的寶貴時間。
“我們的研究結果證實,支持性的父母可以減輕家庭衝突對孩子反社會行為的負面影響。” 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作者表示,“雖然家庭衝突肯定不利於孩子的積極發展,但父母的支持能夠減輕這種負面影響。”
西方國家先前的研究表明,父母熱情程度低與犯罪有關。“我們對澳門華裔青少年的研究結果與西方的研究結果大致相同。如果父母能夠並且願意提供支持(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情感上的),他們的孩子就不太可能做出反社會行為,即使存在家庭衝突。”
“如果父母能夠並且願意提供支持(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情感上的),他們的孩子就不太可能做出反社會行為” – 研究
當局的回應
保安司司長表示,除了澳門警方與本地高等教育機構、非高等教育學校、教育團體和青年協會保持“密切聯繫”外,其他措施也值得關注。
司法警察和治安警察局均在微信、YouTube、Facebook 和 Instagram 等主要媒體平台上設立專頁和帳戶,致力推廣預防犯罪訊息。當局根據公眾的資訊消費習慣,製作了各種與預防犯罪相關的影片和資訊。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還透露,“增強青少年知法和守法意識”,一直開展“多元化的教育行動,預防青少年犯罪”。這些舉措包括一系列諮詢活動,重點在於發展指導和預防,以及多項家長教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