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訊》2024年12月 | 總監之言 – 馬天龍
澳門之所以鶴立雞群,不僅因為其作為中國兩大特別行政區之一的身份,還因為其獨具魅力,從熙熙攘攘的大街到安靜迷人的小巷,無不令人沉浸在小城的日常生活中。居民和社區、便捷生活和共存精神是這座城市的關鍵詞。其獨特性植根於一個有數百年歷史的公式,並幸運地在具創新意義的“一國兩制”框架下達到了新的高度。此理念以已故Francisco Gonçalves Pereira提出的睿智概念“包容多元化”為核心。
建基於回歸前打下的基礎,受到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推動,澳門特區風雨兼程、騰飛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北京出台的一系列支持經濟的利好措施。
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年的里程碑無疑值得慶祝,歌頌其成就和進步。然而,這也代表著反思和呼籲採取更積極主動的立場、告別自滿的關鍵時刻。
這座城市根植於 1999 年之前的食利者邏輯早已根深蒂固,且成為了市場經濟運作模式進步和推動更永續、社會公平模式的絆腳石。儘管人們一再探討打破陳規、壟斷,但進展有限。政府授權專營化持續擴大,航空等行業的開放改革進程一再受制於立法改革進程,緩慢且滯後。與此同時,某些行業的壟斷行為不斷惡化,例如生鮮食品和燃料分銷。
這座城市有必要迫切地擁抱具改革意識及前瞻性的理念。候任行政長官岑浩輝及其新班子提出秉承“奮發同行、持正革新”之路的承諾便具其不令而信的理由。若新政府能言而有信,透過推行有意義的行動,解決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問題,並在小城錯中複雜的生態系統內推動刻不容緩的變革,那麼這將成為一條激發樂觀情緒的信息,人人喜聞樂見。
觀察家預計,由經驗豐富的新舊面孔組成的新政府將帶來城市所需的平衡。時間將證明一切,但迄今為止所傳達的訊息已令社會和商界煥發希望。然而,在擁抱樂觀的同時,國內外的嚴峻挑戰依然存在,包括潛在的“灰犀牛效應”——面對這些威脅,特區政府實在無法獨當一面。
儘管過去四分之一世紀間取得的成就無疑值得稱讚,但澳門的前路仍漫漫,仍不乏更進一步的空間。這座城市幸運地擁有豐厚的財政資源,以及善良且有才華的社區,這兩項寶貴資產早已深入小城骨髓。然而,正如諸位專家學者和行業領袖在各研討會上所重申,實施更開放的人才引進政策、突破現有瓶頸是推動經濟持續發展、實現多元化雄心偉略所必須具備的。
社會經濟健康、多元化、永續發展,以及一國兩制框架的成功實施,有賴於平衡互利的區域一體化進程,有賴於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無價資產的多樣性和特色。
在《Macau Business》媒體集團和官樂怡基金會合辦的最新一期“MBtv辯論”研討會中,城中各商會領袖齊聚。這也正是是次研討會的重要收穫:藉思想的自由分享帶來了具建設性的交流,深刻地描繪了他們致力於在澳門經濟發展和大灣區一體化進程中扮演更具影響力角色的願望。對此我們感到特別自豪。
這也提醒我們,多年來偶爾出現的狹隘、過度積極及“自以為是”的措施和言論只會適得其反,不符合地區和國家的發展利益。
未來二十五年,甚至更長遠的社會經濟健康、多元化、永續發展,以及一國兩制框架的成功實施,有賴於平衡互利的區域一體化進程,有賴於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無價資產的多樣性和特色。
—
呂志和
澳門銀河娛樂集團(銀娛)創始人兼主席呂志和博士上月去世,享年95歲。他寫就了一段非凡的人生歷程,也為澳門博彩及綜合度假村行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作為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呂博士的貢獻跨越了半個世紀。他不僅是大中華地區,乃至全球建築業和酒店業的重要參與者,還是一位熱衷於教育、科學和慈善事業的慈善家。他去世後,人們對其表示衷心的悼念,這也證明了呂博士為業界、為社會留下了不朽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