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息相關】人力資本問題 

Avatar photo
倪熙晨

即將迎來25周年慶典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已躋身全球人均GDP排名前列,顯示出巨大的成功。然而,挑戰仍無處不在。為了保持發展勢頭,小城必須優化專業人才居留和就業政策——這對於推動經濟多元化和應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區域格局至關重要。新一期的“MBtv辯論”研討會匯聚了澳門多個國際商會領導人,在澳門特區迎來新一屆政府之際,一探城市經濟脈動。 

文:倪熙晨 


來自澳門不同商會的代表強調,特區當局有必要優化外籍專業人才政策,為其在澳門居留和工作創造便利。 

11月27日,新一期的“MBtv辯論”研討會假官樂怡基金會舉行,多名商界領袖齊聚,以“澳門特區成立25年及以後——把脈澳門經濟”為題,作深入探討。 

是次活動由《Macau Business》與官樂怡基金會合辦,雲集了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法國、葡萄牙、愛爾蘭、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等多個不同商會的負責人,就推動經濟多元化和吸引人才過程中所面對的挑戰和機遇分享心得和見解。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在2001年博彩業改革的推動下,澳門於過去25年間發生了巨大變化,居民生活質素不斷提升,澳門也成為了世界上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第二高的地區。 

然而,展望未來,本地商界代表警告,針對外籍優秀專業人士的居留政策的限制,正損害城市發展並削弱城市在區內的競爭力。 

人才短板 

澳門澳大利亞商會主席陳比利指出,雖然澳門的旅遊和博彩收入在新冠肺炎疫情後有所回升,但在引入熟練專業人士方面仍然存在重大缺陷,尤其是醫療領域。 

陳比利以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在引入學者方面遇到的困難為例。“我們有一個人才引進計劃,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案,但實際上或許寸步難行。我們在大學從事醫學研究,我們需要教授和醫學研究人員,因此必須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尋找合適的人選,”他解釋。 

“然而,亞洲許多大學都提供多年工作合約,讓這些人才得以帶著家眷上任並作出長期規劃。反觀澳門,他們可能工作一年就離開了。如果我們不改變這一制度,將難以吸引人才。我現在談論的並非Elon Musk這樣的人,而是醫療專業人員、科學家和護士。” 

陳比利又舉例指出,最近大學希望聘請一名專業人士,但對方寧願去阿布扎比,原因並非當地的薪酬更高,而是那裡更容易申請居留。 

澳門歐洲商會理事會主席官澤中強調,應採用更受歡迎的人才招募方式。他認為:“為了吸引人才,我們應優化申請和居留程序。”他指出,現行制度往往令高技能專業人士卻步,打擊其考慮遷往澳門的積極性。 

澳門政府去年7月推出了一項新的人才引進計劃,其中最重要的類別預留給具備能夠提升特區四大新興產業技能的候選人:生命科學、技術、金融科技和舉辦大型活動,包括國際文化和體育賽事。 

超過1,000人申請了該計劃,當中約八成來自內地,來自香港和世界其他地區的申請者分別佔10%。 

當局正著手對其中的約460宗申請進行第一階段審批,更專注於國際人才篩選的第二階段審核程序亦同步進行中。 

“去年推出的人才引進計劃確實不錯,但仍不夠。它本身就源自一個謬論,即認為每個人都希望來澳門,於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並進行篩選。我們應該讓外籍人士更容易申請工作和居留簽證。” 

“我之前說過:為了吸引人們,我們需要允許他們來。專業人士需要了解該計劃及清楚其應用。高資格的專業人士即使被成功說服來澳,最後卻都不成事,不是因為他們不獲批,就是因為他們只拿到了‘藍卡’。” 

葡中工商會澳門分會主席區偉時贊同這一觀點,並主張簡化居留程序。他表示:“專業人才計劃需要減少官僚作風,至少提供五到六年的簽證。”他強調,放寬這些限制或能提升澳門對技術人才的吸引力。 

他補充說,憑藉本地優惠的稅收制度、亞洲的優越地理位置及基礎設施,澳門“擁有吸引公司和專業人士的一切條件”,唯一阻礙他們的問題是居留問題。 

“城市擁有的葡語人才數量較疫情前大幅減少。身為銀行家,99%的客戶是中國人,但作為葡萄牙銀行,我們也需要有葡萄牙專業人士。當我們需要它們時,我們會竭盡全力取得協助;但現在已不像以前那麼容易了,因為這些人才不能像以前那樣申請非永久居留,”他補充道。 

“我認為人們不想或不需要成為永久居民,當局應避免官僚作風。有意來澳的專業人才則需要至少五到六年的簽證,在那之後,他們可以做出決定,”他指出。 

澳門英國商會主席Keith Buckley強調澳門需要放眼全球。“有能力的人可以選擇前往新加坡、香港或阿布扎比發展。如果我們無法與其他地區競爭,我們確實還是能夠吸引到人才,但不會是行業頂尖的人才。”他指出,官僚主義是引入人才的重大障礙,且“獲得許可證和批准所需的資金”可能會阻止潛在投資者和技術型人才。 

“20年前,當我第一次來到澳門時,有很多外籍人士在此從事建築業,因為這裡正在建設的項目很多。疫情過後,很多人都離開了;現在仍有很多建設項目,但博彩業項目的數量卻不多。現在大多數承包商都來自內地,除非具備特定技能,否則他們不會聘請外籍人士,” Buckley強調。 

澳門美國商會主席蔡明威回應了Buckley的擔憂。他表示:“多元化是一項艱鉅的工作;博彩則容易賺錢。”他指出,政府有必要動員博彩業以外的力量,發展與其互補的產業。“我們需要幫助中小企業適應新技術,”他敦促道,並強調轉變心態的重要性,在居民中培養更具冒險精神的文化。 

利用(非)博彩 

候任行政長官岑浩輝在競選期間曾與業界代表會面。業界坦言希望新政府能夠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簽署避免雙重徵稅的協議、增加直航國際航班、優化吸引外資和人才的政策。 

儘管旅客回歸且博彩總收入有所恢復,但行業領袖強調需要制定更廣泛的策略,以確保可持續發展並為多個行業注入新的人才。 

澳門英國商會主席Keith Buckley表示,澳門博彩業長期以來都是澳門經濟成功的基石。2001年的賭權開放刺激了路氹金光大道沿線大型綜合度假村的發展,創造了數千個就業機會和強大的供應鏈,推動了澳門經濟快速崛起。 

然而,他指出,儘管2022年簽署的博彩特許經營權合同要求業者加大非博彩投資,但這些多元化措施的影響尚未完全實現。 

“實際效果如何?我還沒有看到影響,”他強調,政府應推出更多舉措以促進多元化發展,而非將這個責任交給博彩業。 

近年來,澳門政府透過多項舉措擴展城市的經濟基礎,重點關注科技、生命科學、金融科技及國際體育和文化表演等大型活動。 

澳門美國商會主席蔡明威認為,多元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因為“博彩很容易賺錢”,並強調,要將澳門改造成以其他行業為主的全球中心,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為非博彩投資而創建的框架。 

“根據博彩業者的說法,外籍人才實際上正在回流。儘管速度不是很快,這是事實,尤其是在高階管理層。不僅博彩行業,在娛樂、體育賽事和表演領域也是如此。是的,這些必定以博彩業為基礎,沒有基礎,我們就無法拓展。我們需要加強旅遊業,然後利用它開發其他領域,”蔡明威補充道。 

橫琴的前進之路 

澳門與橫琴的融合是一條具潛力的多元化道路,法國澳門商會主席Rutger Verschuren認為,這“可能是解決”澳門經濟困境的辦法。 

“首要任務是改善民生,這有賴特區政府,從政府部門的效率、優化到改革。所有這些都密不可分,”他指出。 

“對於商界同行來說,我們都清楚問題如何從一個部門被踢到另一個部門。這必須解決。它已被上屆政府列入待辦事項清單,但我相信,業界尚未看到太大進展。” 

相關文章

珠海越野車撞人事件肇事司機執行死刑

珠海“11·11”車撞人案被告樊維秋被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

澳門單日八十萬人次出入境創新高

治安警察局透露,周六(1月18日)通關人數逾80萬人次,刷新單日紀錄。當日共錄得80.3萬人次出入境,較去年8月24日的峰值75.3萬人次增加6.6%。

TikTok停止在美服務

通告說:「美國已實施一項禁止TikTok的法律。很不幸,這意味著您目前無法使用TikTok。我們很幸運,當選總統川普表示,他將與我們合作,在他上任後找到恢復TikTok的解決方案

【主編前言】華麗背後 

近期政府陸續公佈2024年的經濟統計數字,成績表頗亮麗。澳門2024 年博彩總收入年增 23.9%,達到2,268億澳門元(283 億美元);去年9月至11月總體失業率(1.7%)及就業不足率(1.5%),同比分別下跌0.6個百分點和則微升0.1個百分點。 

【總監之言】一刻千金,不能浪費 

習近平主席上月到澳門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所傳遞訊息的關鍵性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為過。誠然,國家主席作出的任何聲明均具不容忽視的份量,但更重要的是時代賦予的廣闊背景及所傳達訊息的實質。習主席強調澳門需要更開放和包容,進一步開拓視野,推行更多舉措以引入全球頂尖人才。這些觀點引起了眾多持份者和人士的共鳴,相信包括您在內,我們一直呼籲特區政府大膽、果斷地朝著這個方向大步邁進。 

【息息相關】賽事前夕 

總部位於澳門的博彩設備供應商樂透遊戲有限公司(LT Game)繼佔據了本地直播混合遊戲機(LMG)主導地位、開設了新的組裝工廠、海外陳列室和辦事處後,現正致力推動產品創新和全球擴張。 
123322 Next

【息息相關】進步空間 

在日前舉行的紀念中葡商業關係500週年活動中,葡萄牙外交及貿易代表均認為兩國間的投資和貿易關係在過去十年間快速穩定發展,但仍有很大“進步空間”。他們強調,澳門是葡萄牙在中國的投資中心,香港仍可進一步發揮其自身優勢為推動中葡商業關係發展作出貢獻。 

政府:因2023年挨批,故2024年未安排除夕煙花表演

文化局表示,考慮到2023年煙火效果未達公眾預期,故2024年澳門除夕倒數活動上未有安排煙火效果。

【息息相關】人力資本問題 

即將迎來25周年慶典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已躋身全球人均GDP排名前列,顯示出巨大的成功。然而,挑戰仍無處不在。為了保持發展勢頭,小城必須優化專業人才居留和就業政策——這對於推動經濟多元化和應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區域格局至關重要。新一期的“MBtv辯論”研討會匯聚了澳門多個國際商會領導人,在澳門特區迎來新一屆政府之際,一探城市經濟脈動。 

元旦起珠海居民赴澳“一周一行”

自2025年1月1日起,珠海市戶籍居民可以申請辦理赴澳門旅遊“一周一行”簽注,每次在澳門逗留不超過七天。

輕軌石排灣線將於11月1日通車

輕軌石排灣線將於11月1日開始運營,首次連通媽閣往來路環的輕軌服務。

調查:約三分之二橫琴居民滿意居住環境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統計局近日進行調查發現,近77%的居民對周邊區域的居住環境表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