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治安警察局公佈最新數據顯示,特區2024年全年共接待入境旅客3,493萬人次,按年增加23.6%,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的88.6%。
治安警周三(1月1日)透露,入境旅客繼續以內地旅客為主,佔比達70.1%。去年澳門接待內地旅客逾2,448.2萬人次,按年增加28.6%,恢復至疫情前的近87.7%。
作為澳門的第二大客源市場,香港旅客數量為713萬人次,佔澳門入境旅客總數的20.6%,按年輕微下降0.8個百分點,較2019年下降2.3%。
來自台灣地區的旅客數量超過834,430人次,佔全年總數的2.4%,按年大幅上升66個百分點,但較2019年減少21%。
國際旅客市場同樣呈增長態勢,2024年的人數增加66%至242 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的79%。然而,治安警提供的數據尚未提供海外市場細分的具體細節。
去年國際旅客的比重自2023年的5.2%飆升至6.9%,但仍低於2019年的7.78%。
澳門政府最初預期2024年的入境旅客數量為3,300萬人次,當中包括300萬國際旅客;隨後該目標被調整為入境旅客3,400萬人次和國際旅客200萬人次。
步入後疫情時代,特區政府致力開拓國際客源市場,2024年共撥出澳門幣2.35億元預算,落實多項推廣優惠,涵蓋機票優惠、跨境交通優惠、住宿、餐飲、娛樂及演出活動門票等。
旅遊局上月表示,有意加強與澳門航空等航空公司的合作,在2025年繼續向旅客提供機票優惠並拓展國際航線。
去年11月,澳門政府預測2025年特區總入境旅客可達3,600萬人次。珠海市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日前實施的新簽注政策為實現這一目標注入了強大的助力。
自2025年1月1日起,珠海市戶籍居民可以申請辦理赴澳門旅遊“一周一行”簽注,無需等待兩個月才入境一次;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戶籍居民和居住證持有人可以申請辦理赴澳門旅遊“一簽多行”簽注,每次在澳門最多逗留7天。
新政策預計將對通關口岸人流造成嚴重影響。《澳門日報》周四(1月2日)報道稱,拱北邊檢站預測拱北口岸將每天增加約兩萬人次的通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