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訊》2024年12月特刊 | 澳門特別行政區25周年:A到Z
身份(Identity)
由於大多數居民在內地出生,人們甚至早在1999年之前就預計在回歸後,澳門將形成一種明確的中國身份。然而,事態的發展令人感到意外。
當中,兩個關鍵因素導致了這種差異。2003年,中國賦予澳門與葡語國家交流及進行商貿調解樞紐的定位,強調推廣葡語的必要性,例如透過培訓更多翻譯人員、促進雙語等。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憑藉具有鮮明葡萄牙特色的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些發展均促進了專家口中“雙重身份”的確立。澳門專門研究殖民地遺產的研究員Ivy Lou認為:“澳門居民珍惜其‘源自澳門’的身份,同時對身為炎黃子孫、作為華人社會的組成部分感到自豪。總體而言,澳門身份和中國身份共存是這座城市居民身份的重要元素。”
Ivy Lou指出,近年來,特別是在年輕一代中,“澳門的身份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變化。”他們往往首先認為自己是澳門人。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學專家蔡天驥教授對此表示認同:“有跡象表明,澳門年輕人的本土認同感正在增強,儘管本土認同和中國認同仍然共存且互補。”
25年足以定義一個身分嗎?或許不能,尤其是當人們身處不斷變化的動態環境中。然而,這並不妨礙社會參加與此相關的討論,就歷史敏感性而言,更應如此。
博彩中介人(Junkets)
澳門招攬高端客戶服務的確切起源尚不得而知,但眾所周知,博彩中介人行業是在20 世紀70年代何鴻燊壟斷博彩業期間崛起的。
隨著時間推移,博彩中介人或中介人企業的影響力和自主權日益膨脹,以至於在某些情況下,他們更像是在大型娛樂場內運營的迷你娛樂場。業界收取的佣金甚高,但鑒於博企無法到內地進行推銷,博彩中介人填補了這一空白,一個似乎對各方都有利的體系應運而生。
2002年之後,當新的特許經營者進入市場,部分不願意與博彩中介人分享其綜合度假村內的空間和權力。即便如此,最終,所有人均攜手合作。“Junket一詞本身源自古英語單字“junc”,即“宴會”或“盛宴”。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不屬於娛樂場的獨立代理商與娛樂場合作,引進高端玩家;澳門的博彩中介人則走得更遠。他們不僅為高端玩家客戶安排旅途一應所需,還在專屬的貴賓廳內提供借貸及其他附加服務。
50多年來,博彩中介人一直是澳門博彩業的支柱,貴賓廳博彩更是成為了澳門最鮮明的特色。在大約十年前的鼎盛時期,行業收入佔澳門博彩總收入的近三分之二。
曾帶領博彩中介人行業前行的兩名頂級中介人周焯華(太陽城)和陳榮煉(德晉)先後於2021年底和2022年初被捕。在許多人的眼中,他們的衰落是不可避免。兩人隨後均因非法經營賭博和犯罪集團罪被定罪。
特區隨後推出了新博彩法,大大縮小了博彩中介人的活動範圍。北京亦修改了刑法,禁止組織內地公民到境外賭博,並於2021年3月1日生效。
這個行業幾乎在一夜之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
如今,只剩下約20家博彩中介人企業仍然活躍,營運規模大大萎縮。只有未來,方能告訴我們誰能夠適應新的規則並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