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訊》2024年12月特刊 | 澳門特別行政區25周年:A到Z
何鴻燊(Stanley Ho)
何鴻燊於2020年辭世,享年 98 歲。在此之前,他已有數年沒有參與其商業帝國的日常決策。儘管如此,我們仍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將他視為澳門特別行政區25年歷程的關鍵人物。
直到2014年前,何鴻燊創立的澳門博彩控股有限公司(澳博控股)始終主導本地博彩市場,是六家特許經營商中的領軍者。集團輝煌的時期佔據了特區歷史長河的一半以上。即使只考慮2004年澳門博彩業開放後,首家娛樂場澳門金沙正式開業,澳博長達十年的領先地位仍不容忽視。
無可否認,博彩壟斷結束對其集團的市場地位產生了變革性的影響。至2023 年,其市場佔有率已下跌至僅12%。此外,集團不願投資路氹城,選擇專注於半島的業務,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戰略失誤,重創其競爭力。儘管Sheldon Adelson被譽為路氹金光大道的開拓者,但何鴻燊對澳門博彩業的影響力仍然無與倫比。數十年來,他在塑造澳門半島博彩業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公司直接或間接控制著澳門近一半的娛樂場。
何鴻燊留下的遺產同樣值得注意,特別是透過其家族留下的傳承。其第二位妻子藍瓊纓的三個孩子均在澳門博彩業扮演關鍵角色。何猷龍領航新濠博亞娛樂有限公司,何超瓊是美高梅中國主席,何超鳳則成為了澳博控股現任主席。
天鴿(Typhoon)
過去25年間,澳門曾遭遇許多重大危機,包括新冠肺炎疫情、2002-2004年非典疫情及2008-2010年金融危機。然而,直到 2017 年 8 月 23 日超強颱風天鴿來襲,造成 12 人死亡、200 多人受傷以及基礎設施大面積損壞之前,這座城市基本上不曾承受極端自然災害的衝擊。但這場風災也導致生活用品供應短缺和山洪暴發。“天鴿”是澳門 53 年來最致命的颱風。
五年後,本刊回顧了這次災難帶來的後果,發現這座城市在多方面仍千瘡百孔。例如,許多在颱風吹襲期間被連根拔起的樹木都沒有被替換,這一直提醒人們風暴造成的影響。
時移世易,天鴿造成的傷疤或會消失,但記憶卻將持續存在。對於那些曾經歷這場風暴的人們來說,這仍然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除非出現類似的破壞性風暴,否則來自心底的顫動將至少延續三個世代。然而,氣候變遷增加了此類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研究顯示,大約 5% 受“天鴿”影響的人患上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突顯了風暴造成的心理傷害。
天鴿也挑戰了澳門“金錢能夠解決任何問題的看法”。時任工務局局長坦言,由於澳門地勢低窪、土壤不透水及水溢出問題, “幾乎不可能”預防洪水。這一聲明標誌著公眾對城市脆弱性的認識發生了轉變。
在政府內部,天鴿成為了評估備災和應變的基準。一年後,颱風山竹襲擊澳門時,其軌跡和強度與此類似,但沒有造成人員死亡。這項改善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當局更強而有力的準備工作,例如比天鴿時提前了七小時發出八號颱風信號。
天鴿的影響既是警示,也是推動改變的催化劑,提醒澳門為未來應對日益惡劣的氣候事件做好準備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