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劃分多個不同分區,明確各區定位和功能,除聚焦城市發展外,還涵蓋技術創新和金融領域。
合作區執委會上周末正式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突顯琴澳融合、創新發展和文化旅遊三大片區主題。此外,文件還強調“三大中心”和多個特色功能節點。
“三大中心”包含“琴澳活力中心”、“金融島金融中心”及“天沐河科創新中心”。
琴澳活力中心作為毗鄰橫琴出入門戶的一個樞紐,承擔着合作區對外交往的功能。

被賦予金融商業功能的“金融島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區域“天沐河科創新中心”則分別位於合作區的東北部和西部。
根據《規劃》,高端製造産業將集中在西北片區。這個區域也將被打造成為中醫藥發展的重地。
天沐河西段將集中布局高等教育、科創新中心産業單元。
天沐河東段則以數字經濟、青創谷科創産業單元為主。
當局除了計劃在大橫琴山南部綠地布局散佈的休閒康養設施外,還將設會展旅遊等行業的設施。
合作區自2024年3月1日零時起正式實施分線管理封關運行,對澳門大部分商品實施免稅進口。
同年12月初,為改善兩地之間的交通狀況,連接合作區和澳門特區的輕軌橫琴線正式開通。
根據橫琴政府的規劃,到2035年,在合作區就業的澳門居民約8萬人,居住的澳門居民約1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