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專案官方宣布、標竿專案投產、全球CEO訪華,連日來上海呈現外企投資“熱圖景”,折射出中國大市場對外資的強大吸引力。
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以外的首個儲能超級工廠計畫-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投產;豐田汽車公司宣布將在上海市金山區獨資設立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和生產公司……中國農曆蛇年剛開年,上海就不斷傳來外資。
「2023年夏天,我來為儲能超級工廠計畫選址時,這裡還只是一片地,現在這裡已經是非常忙碌的生產景象。」在特斯拉公司儲能和充電副總裁邁克·斯奈德看來,「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再次見證了上海速度、特斯拉速度」。
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開工,創造了「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當年上市」的「特斯拉速度」。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延續了高效率,從2024年5月正式動工到最近正式投產,用時僅8個多月。
麥克·斯奈德說,選擇臨港既是因為可以享受到長三角儲能產業鏈集群和具有強大韌性的中國製造的支持,也是因為上海優質的營商環境。
據介紹,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生產的商用儲能電池很快將出口歐洲等地的全球市場,為世界的「綠色未來」提供輔助。 「未來,來自上海工廠的製造和產品理念有望反饋和幫助美國工廠進一步提升。」麥克·斯奈德說。
在標竿專案跑出「加速度」的同時,不少外資企業瞄準未來機遇,推出不少新項目。
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舉行了2025年抓投資優環境促進發展大會。會上,知名德國企業蔡司宣布將在上海自貿區購地自建蔡司大中華區總部綜合園區,工程佔地60畝,總基建投資金額超6億元。
「卡爾蔡司是上海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受益者。」卡爾蔡司大中華區首席營運官謝磊說,1999年蔡司作為第一批外資企業入駐保稅區,2021年中國成為蔡司集團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此次增資彰顯了企業看好中國業務、紮根投資的信心。
看好中國的外企主管還有很多。上任後一個多月,雅詩蘭黛集團全球總裁兼執行長司泰峰近日專程飛往上海,正式開啟任內的「亞洲之行」。
剛抵達中國沒多久,司泰峰就關注到了一則新聞——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會議指出,外資企業在吸收就業、穩定出口、促進產業升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要拿出更多務實管用措施穩存量、擴增量。
司泰峰說,落腳上海的中國創新研發中心正實現「在中國、為中國、為世界」的創新。
「透過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溢出效應和中國的首發經濟機遇,我們引入了不少新品牌,也開出了不少新門市。」司泰峰舉例說,位於上海新天地的勒萊柏中國內地首店,不僅嵌入了咖啡店的複合業態,銷售獨有的城市系列,也為消費者提供特定服務系列,不僅為消費者訂製產品的品牌
「中國發展日新月異,每次來都能感受到大不同。」上任後的第一次中國行,司泰峰收穫滿滿,「我已經敲定了下一次來中國的行程」。
上海的情景是一段時間以來全國外資計畫密集落地的縮影。開年以來,從西門子(深圳)磁振造影有限公司新研發基地奠基,到中海殼牌兩大石化項目在惠州全面開建,再到英普億集團生物醫藥、汽車零部件兩個產業總部簽約落戶蘇州,一系列項目展現出眾多外企持續看好中國經濟前景,期待在深耕中國市場的過程中實現更大發展。
「市場廣闊、產業完善、營商環境優質是中國持續成為全球企業投資熱土的主要因素。」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說。
2024年,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9,080家,較去年同期成長9.9%。根據中國貿促會日前發布的《2024年第四季中國外資營商環境研究報告》顯示,超八成受訪外資企業對中國營商環境評價在滿意以上。
展望2025年,受全球跨國投資低迷、國際引資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中國吸引外資仍面臨複雜的情勢。
白明說,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政府採購、智慧財產權保護、入出境等外商高度關注的領域提出了明確要求,有利於解決外商在華投資的難點堵點,進一步增強外商投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