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年輕的旅客群體重塑城市品牌?還是重新專注於市場推廣工作?
《商訊》2025年2月特刊 | 演唱會經濟
觀看演唱會的旅客大多十分年輕,甚至可能與其他同齡人結伴同行,但不一定是一家人。
這個群體之前不曾到訪澳門,或者曾到澳旅遊的旅客比重甚少,故仍有必要更好地了解這一新旅客群體的概況。
此外,這個群體大多根據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台的內容做出選擇。
旅客因演唱會到澳,但仍有可能受到這座城市的魅力所吸引延長其逗留時間,或至少一天。
先前針對家庭旅客及其他受眾的推廣活動是否適合這個年輕的旅客群體?澳門是否需要重塑品牌或重新關注推廣工作的效力?
澳門大學默希濂教授(Glenn McCartney)是這一領域的頂尖專家之一。他向記者解釋,由於“需要考慮若干關鍵問題”,故有必要進行更多研究。
“首先,需要了解年輕旅客對當前城市形象的看法,”這位本地學者指出,“重點是研究澳門的旅遊目的地形象,以進一步了解。”
除此之外,仍有數個影響城市城市形象的因素,“例如本地‘六大’博企的推廣力道。因此,我們需要知道哪些要素能影響這些年輕旅客對城市品牌的認知,以及這些要素的作用方式。”
本地各綜合度假村、交通運輸等私營領域與負責旅遊、文化、體育等事務政府部門推廣工作的共同存在,是這位國際綜合度假村管理系教授感興趣的其中一個課題。他認為,加強信息和圖像的整合非常重要。
與此同時,進行研究以了解旅客需求,以及行之有效的產品同樣重要,“我們經常關注休閒娛樂、與他人互動的‘推動因素’,以及城市景點的‘拉動因素’,例如演唱會、餐廳食肆、世遺景點等。”
默希濂教授表示,研究“還將提供消費行為的見解,這是說服旅客延長停留時間並增加消費的重要課題” 。
支持在這一領域進行更多研究的最後一個論點是:由於品牌是由標誌、口號、圖像組成,“所以,當年輕旅客看到澳門時,會產生什麼想法?這些都可能被分享到社群媒體平台。再次,回到我提出的第一點,進行更多研究以探尋未來前行的方向”。
澳門博彩業著名研究人員之一、澳門理工大學博彩與娛樂管理專業課程主任蕭錦雄也向本刊讀者分享了個人的觀點。
這位澳門理大博彩旅遊教學及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對本地旅遊業的新面貌充滿了熱情:“過分強調演唱會將有利於淡化澳門作為博彩之都的形象,並逐步將澳門打造成為一座充滿活力的娛樂之都。”
他認為,為實現這一目標,“可以利用年輕設計師的時尚創作或展覽,以及美味的餐飲產品,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時尚、年輕生活方式目的地。
澳門旅遊大學創新款待管理學院的高迪龍(Ubaldino Coito)教授同樣認為,澳門旅遊局“一直表現出色,特區政府推行多元化的行銷渠道和推廣策略,充滿活力且符合趨勢”。
他回憶說:“澳門一直充滿活力,提供多元化的旅遊產品。旅遊局長期以來一直使用‘感受澳門’的口號,十分親民友善。”
如澳門大學學者一樣,高迪龍教授同樣認為要特別關注受眾的興趣:“發揮網紅及社交媒體強大的平台,對於捕獲年輕人的心態非常重要。”
“再次聚焦市場推廣工作,將在當前品牌範圍內發揮作用” – 默希濂
工作與等待

在《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第二階段檢視結果公佈之前,旅遊局不會就是否重塑澳門形象做出任何決定。旅遊局向記者坦言,此次檢視“旨在因應外部不斷變化的環境,以及旅遊業的最新發展,調整主要目標和行動計劃”。
旅遊局重申,將繼續“發揮作用,提升目的地對世界各地旅客和旅遊業界的整體吸引力”。
“從澳門中西合璧的傳統文化、世界級酒店、被再次活化的歷史城區及古舊街區到多元化的餐廳食肆、節慶盛事等,旅遊局透過開展線上線下海內外宣傳向旅客推介重大活動,具體推廣方式包括與熱門社交媒體平台、網紅、搜尋引擎和數據增值業務合作,舉辦路演,以及每月舉辦‘感受澳門無限式’等活動。”
旅遊局解釋:“總體目標是,無論旅客的訪澳目的為何,他們都能夠在這裡獲得涵蓋綜合度假村和社區的全面旅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