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工聯)敦促特區政府將私人機構女性有薪產假從現時的70天延長至90 天。
據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澳廣視)報道,工聯婦女委員會主任梁銘恩出席《2025年澳門婦女生活和就業狀況調查》報告發佈會上,呼籲當局增加男性侍產假天數。
她進一步敦促政府增加對父母的經濟支持。目前,特區政府向每名新生兒的父母雙方提供出生津貼澳門幣5,418元(折合約677美元)。
她還認為當局應將鼓勵生育納入公共房屋政策,透過加分措施等政策,改善居民育兒環境。
該調查結果顯示,73%受訪者對就業前景感到憂慮;48%受訪者對長者及未成年子女的照顧感到憂心。
作為本地另一個傳統團體的代表,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副會長、立法會議員何潤生也向政府詢問增加有薪產假和侍產假的計劃。
2月20日,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承諾透過加分政策鼓勵生育,允許入住公屋房屋的居民更換到較大的戶型。
去年12月底上任的澳門新任行政長官在競選期間承認,本澳面臨的最嚴峻長期挑戰之一是低出生率。
岑浩輝稱,要“從生育、教育、就業等方面創造條件”提高生育率,並承諾將研究延長產假和設立強制性中央公積金。
2024年,澳門平均每名婦女僅生育0.58名嬰兒,是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自2000年開始彙編此類數據以來的最低生育率,遠低於維持穩定人口結構的人口替代率2.1人。
這一數字甚至低於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去年7月在一份報告中預估的平均每名婦女生育0.68名嬰兒。
儘管該預測略為樂觀,但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的估算已經表明,澳門2024年的生育率是世界上最低的,且顯著低於名單上生育率第二低的新加坡。該國平均每名婦女生育0.95名嬰兒。
官方數據顯示,澳門去年全年新生嬰兒僅3,607名,為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
1月底,澳門衛生局副局長郭昌宇預測,2025年全年新生兒數量將不到3,500人,這將是自 2004 年以來的最低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