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在中國東南沿海增資擴產熱情不減

Xinhua News Agency 新華社

  今年以來,全球形勢復雜多變。盡管面臨經濟全球化逆風加劇、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不利影響,但在中國經濟活躍的東南沿海,眾多外商積極增資擴產,投資中國熱情不減,信心依舊堅定。

  在廈門太古發動機服務有限公司的發動機大修車間,維修工程師們正在有條不紊地對數十臺發動機進行維修。成立於2008年的太古發動機服務有限公司是廈門全球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之一。公司董事、總經理西蒙·詹姆斯·史密斯介紹,公司去年的營收同比增長30%,預計公司未來十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超過5%。
  史密斯透露,未來幾年公司將投資1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新技術開發。一方面,公司將擴建9500平方米的工廠,預計將於2026年1月完工;另一方面,公司還將投資四維檢測技術等人工智能技術用於發動機檢測維修。
  史密斯表示,對深耕中國充滿信心。“中國市場是一個巨大且重要的市場。中國的民航市場活力旺盛,進入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新周期。這也為我們業務的快速增長提供了重要機遇。”史密斯說。
  總部位於德國的邁拉集團是世界知名的輪椅和康復輔助設備品牌之一。2024年,其子公司安維車件(廈門)有限公司的銷售量和營業額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邁拉集團執行副總裁、安維車件(廈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博弈表示,過去15年,集團持續在中國投資研發,因為“投資中國就是在投資未來”。
  “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中國的中產群體在不斷壯大,他們想要高品質的生活,這對我們的產品是重大機遇。廈門的營商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好。”楊博弈說,邁拉集團每年從中國采購約750個集裝箱的材料供應其在歐洲的其他工廠使用,“中國是集團發展非常重要的參與者和貢獻者。”
  在施耐德電氣廈門工業園的施工現場,塔吊揮舞,機械轟鳴,百余名工人正在忙碌地綁紮鋼筋、混凝土澆築、模板拼裝……新建的廈門工業園區較施耐德電氣原有廈門工廠面積擴大逾1倍,預計未來5年內將實現產能翻倍。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能源管理業務負責人高飛克表示,“落成後,廈門工業園將成為施耐德電氣服務全球中壓市場的重要研發中心、製造中心與供應鏈基地,也是施耐德電氣全球最大的中壓生產基地,充分顯示了我們長期看好、並深耕廈門及中國市場的決心。”
  在高飛克看來,伴隨全球能源轉型進程加快,中國蘊藏著巨大機遇。“中國在全球能源轉型中處於領先地位,近年來能源轉型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並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了合適的供應鏈和足夠的供應能力。”高飛克說,中國一直是施耐德電氣全球的重要創新源泉,為了更好地滿足能源轉型和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需求,施耐德電氣不斷強化“中國中心”戰略,持續加大創新投入。
  近年來,外商投資中國東南沿海城市熱情不減。在福州,中印尼“兩國雙園”建設加速,與印尼達成69個經貿合作項目,協議投資貿易額近900億元;在漳州,總投資約448億元人民幣的中沙古雷乙烯項目主體工程全面動工,這一中外合資項目正式步入全面建設階段……數據顯示,2024年福建全省新引進落地總投資額10億元以上項目102個,全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數增長9.7%。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計在閩投資設立的企業超過7.5萬家,實際使用外資超1500億美元。
  日前《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正式公布,從有序擴大自主開放、提高投資促進水平、增強開放平臺效能、加大服務保障力度等四個方面,提出了20項政策舉措。此前,福建省製定實施了《福建省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若幹措施》,從促進利用外資提質增效、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等方面提出25條具體政策措施。
  中央和地方一系列的政策組合拳,進一步穩定了外資對中國的信心。楊博弈認為,各級政府在吸引外資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營造了適宜外企進入中國市場的良好營商環境,“這讓我們的投資機會日益增多”。
  “中國提出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無疑將為跨國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中國市場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市場,施耐德電氣對深耕中國充滿信心。”高飛克說。

相關文章

【特刊】再生水利用的澳門方案 

澳門政府未有投資海水淡化廠的計劃,卻將再生水利用視作長期解決方案。當局的目標是實現再生水佔全澳總用水量10%。  《商訊》2025年3月特刊 | 水:最寶貴的資產  目前,澳門首座再生水處理設施選址路環,毗鄰路環污水處理廠,並已動工。水再生利用或水資源循環再利用是將污水轉化為再次使用的水的過程,可用於沖馬桶、灌溉、道路清潔、洗車和消防等非飲用用途。  路環再生水站第一期工程預計2026年完工,供水能力為每日2,500立方米,主要供石排灣公屋及澳門大學橫琴校區使用。  此項目是 2010 年代中期首次提出的再生水發展規劃的一部分。政府的下一階段目標是將再生水網絡拓展至人工島、新城A、B區及黑沙環P地段等地區,以及偉龍馬路地段路和氹城區具備雙管道系統的場所。  然而,該計劃啟動十年後,大規模使用仍然是一個挑戰。再生水的普及不僅需要改變公眾觀念,令城市居民相信其安全性,還需要建造獨立、平行的管網。換言之,澳門仍遠未達到新加坡的水平。在新加坡,已被使用過的水經過再生程序處理後得以循環使用、生生不息,甚至被當地居民普遍飲用。  澳門大學科技學院郝天偉教授是該領域的頂尖專家。他認為污水再利用是一種“實用可行的解決方案”。他展示了一些數據:  郝教授總結說,與進口飲用水相比,再生水利用“是一種經濟、可行的選擇”。  聖若瑟大學科學及環境研究所研究人員Cristina Calheiros 則給出了另一種觀點:“澳門在再生水利用方面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然而,受有限空間和對外地供水依賴等制約,面對諸多挑戰。”  在眾多挑戰中,她重點指出:   “我們可以透過推行更多不同舉措,推進本地水資源的多元化進程,整合先進技術,並讓社區參與其中。這些舉措,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合作,讓澳門成為永續城市水資源管理的佼佼者,”她總結道。  目前,預計再生水用水量約佔全澳總用水量5%,長遠目標是超過10%。  “我們可以透過推行更多不同舉措,推進本地水資源的多元化進程,整合先進技術,並讓社區參與其中。這些舉措,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合作,讓澳門成為永續城市水資源管理的佼佼者,” – Cristina Calheiros  “投資再生水利用是一種經濟、可行的選擇”- 郝天偉  海水是另一種替代方案?  郝天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出了除再生水利用外的第三種假設方案:海水。  “淡水和再生水的組合被稱為雙重供水系統。如果加入海水,系統將變為三重供水系統。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我們需要考慮第三條海水供應管道所需的額外基礎設施,有關的運營和維護成本肯定比淡水供應網絡更高,”郝教授解釋。   “另一方面,如將海水用於沖馬桶或空調等用途的話,需要預先處理,涉及的成本費用不容忽視。香港的海水質素要比澳門好,因為澳門水域中沉積物較多,這導致處理成本更高。總體而言,與其他替代方案相比,再生水利用是目前的首選方案。”這位含鹽廢水處理領域的專家承認。  =============================================================  在澳門興建海水淡化廠?  香港於2024年12月啟用首座海水淡化廠,但將軍澳海水淡化廠早已於2023年12月開始向市民供應食水。該廠每日食水產量可達13.5萬立方米,佔香港食水用量約5%。那麼澳門又如何呢?海事及水務局解釋:“澳門位於珠江三角洲的南端,沿海地區沙泥堆積現象十分嚴重。”本刊請本地學者就此作出進一步解釋。  Cristina Calheiros (聖若瑟大學):是的   “興建海水淡化廠被視為一件需要審慎考慮的事情。此舉能增強水資源安全,實現資源多元化,並為未來的氣候不確定性做好準備。雖然無可避免地遭遇挑戰,但周密的規劃,尤其是在能源使用和環境影響方面,可以確保有關設施成為香港水利基礎設施可持續且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寫就積極主動、有彈性的城市水資源管理策略的典範。  海水淡化廠有助於減少城市對進口水的依賴,無論降雨模式如何都能保證城市供水的穩定和可靠,是適應氣候變遷的重要工具。而且,透過採用最新技術,設計擴展的解決方案,滿足人口稠密城市日益增長的需求,並為長期策略規劃做出貢獻。另一方面,能源消耗、營運成本、鹽水處理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等都應納入考慮,以及如何滿足居民需求。海水淡化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方法,可以成為更廣泛的綜合水管理策略的一部分,該策略包括保護、回收、雨水收集和提高用水效率。”  郝天偉 (澳門大學):不是,(但…)   “就我個人而言,我不支持在澳門興建海水淡化設施的提議。  雖然淡化海水可以保障長期的供水安全,但與加強與廣東現有的供水協議或改善節水措施相比,海水淡化的成本高、投資回收期長,加上澳門的規模相對較小,實在不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橫琴粵澳深合區為加強澳門與廣東關係創造了機會。當深合區日益興旺,淡水資源卻越發匱乏時,再考慮海水淡化也不遲。在這種情況下,攜手共建共用海水淡化廠是未來可行的選擇。  在澳門,繼續努力妥善維護管線網絡、努力改善供水系統整體的滲漏問題非常重要。除上述內容外,如果需要採取行動防止潛在的淡水短缺,則考慮投資金額、營運和維護成本等,優先考慮循環再用將是更明智的做法。  反觀香港,淡化海水的成本為每立方米13港元至15港元,高於進口水的8港元至9港元。然而,當外地供水中斷或乾旱等問題發生時,海水淡化廠就能夠提供可靠的供水。將軍澳海水淡化廠的建設並不以典型的財務回收期來衡量。相反,這是對水安全和復原力的投資——其價值無法完全用金錢衡量。”  上一頁 | 微塑料和自來水 

【特刊】微塑料和自來水 

澳門自來水符合國際標準,其他水源卻遭受污染。 

香港馬會與中旅集團攜手推動大灣區賽馬旅遊

香港賽馬會(馬會)與香港中旅(集團)簽署備忘錄,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攜手推動當地賽馬旅遊業發展。

2月入境旅客跌4.4%,國際旅客增17.9%

统计暨普查局周四(3月20日)公佈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2月入境旅客近315萬人次,按年下跌4.4%。

【時事評論】控制錯覺 

一年前,Luna-Cortes在研究報告《Managing students’ illusion of control in higher education: effect on unrealistic optimism and expectancy disconfirmation (大學生控制錯覺的管理:對不切實際的樂觀和期望不一致的影響)》中指出,許多學生都過分樂觀地誇大了個人能力,當他們獲得的成績低於預期,或認為結果非其理應所得,將爆發不滿的情緒。

世界主題樂園紛聚上海,外商投資瞄準中國“快樂經濟”

在全球娛樂產業版圖中,中國正崛起為一塊極具吸引力的熱土。當下,一個引人注目的現像是世界主題樂園紛聚上海。這個佈局背後,是外商對中國龐大「快樂經濟」市場的精準洞察與積極擁抱。
123231 Next

世界主題樂園紛聚上海,外商投資瞄準中國“快樂經濟”

在全球娛樂產業版圖中,中國正崛起為一塊極具吸引力的熱土。當下,一個引人注目的現像是世界主題樂園紛聚上海。這個佈局背後,是外商對中國龐大「快樂經濟」市場的精準洞察與積極擁抱。

香港啟動首批低空經濟項目試點 助力產業創新發展

  新華社香港3月20日電(記者王昕怡)香港特區政府20日舉行低空經濟“監管沙盒”啟動禮並公布首批試點項目名單,期待通過逐步開展試點項目,讓市民“看得見、摸得到”低空經濟帶來的實際效益,為香港經濟註入新動力。

更多、更近、更豐富——專家解讀2024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

國家體育總局日前發布2024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國共有體育場地484.17萬個,體育場地面積42.3億平方米,全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0平方米。

沙漠邊緣,植物工廠春產“五彩斑斕”

  初春的中國塔裏木盆地,除了冬小麥,難見幾分綠色。然而,走進新疆庫車市農村的一座智慧農業植物工廠,一片片生機勃勃、五彩斑斕的春色隨即映入眼簾。

做空特斯拉 對沖基金近三月入帳超160億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18日報道,過去三個月間,對沖基金因做空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公司的股票,已賺取162億美元。

「流動的盛宴-中國飲食文化」特展將在港啟幕 逾110件珍貴文物亮相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特別展覽「流動的盛宴-中國飲食文化」(以下簡稱「流動的盛宴」)18日舉辦傳媒預展。展覽將於3月19日起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