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博彩收入計算,金沙中國有限公司仍佔據本地博彩業市場的龍頭地位,儘管銀河娛樂集團憑藉其2024年第四季度的亮眼表現縮小了差距,如今,市場分佈更加均勻。雖然業界對2025年前景看法正面,但增長速度正在放緩,預計將保持在個位數,全面恢復到2019年水平仍遙不可及。
文:馬天龍

金沙中國有限公司今年繼續蟬聯澳門最大博彩營運商的寶座。自2015年超越澳博以來,這家由美國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 (LVS) 控制的營運商便一直佔據澳門博彩行業領軍人的地位。
金沙中國2024年全年業績顯示,博彩收入(GGR)和經調整物業EBITDA均有所改善,按年分別增長 11.9%和4.6%。同年錄得淨收入也按年上升51%,至10.5億美元。
然而,公司第四季業績同比疲軟,EBITDA從2023年第四季的6.54億美元跌至5.71 億美元。同時,GGR較2023年第四季減少了7,100萬美元。
根據摩根大通的報告,金沙中國2024年第四季GGR約是疫情前2019年第四季的 75%,EBITDA為五年前同期的70%。
澳門博彩總收入尚未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的水平。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本地博彩業總收入為2019年第四季的 79.6%。
儘管如此,根據高盛(亞洲)提供的數據,金沙集團在兩項指標上仍然是澳門“六大”博企中表現最出色的,GGR市場佔比達23.1%。

金沙:倫敦人因素
金沙中國在第四季度的股票文件中指出,“受轉碼業務贏款率偏低的負面影響,澳門分部經調整物業EBITDA下跌了2,200萬美元” 。
澳門倫敦人升級工程是拖累金沙中國第四季業績另一個因素。LVS總裁兼首席營運官Patrick Dumont在第四季業績公佈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倫敦人酒店客房庫存減少直接導致當季集團利潤率下跌”。
根據摩根大通的分析師DS Kim、Mufan Shi和Selina Li合作完成的報告,自去年11月起,倫敦人酒店有超過2,100間客房因工程無法銷售,佔金沙中國總客房數量的兩成。倫敦人第二期預計將於5月全面開放,業界分析師預計這“將有利於金沙集團提升市場份額,有望回復到升級工程前的水平”。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的市場佔有率為 25.6%。
在公佈全年業績後,金沙中國宣佈恢復五年來的首次派息,計劃於6月20日向5月 30日前登記的股東派發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0.25港元(約0.032美元)。
金沙中國目前在澳門經營五個物業,包括澳門威尼斯人、澳門倫敦人、澳門巴黎人、澳門百利宮和澳門四季酒店,以及澳門金沙酒店,第四季淨收入佔LVS集團整體收入的61%,餘下的39%則由集團位於新加坡的物業濱海灣金沙貢獻。

銀娛擴張
銀河娛樂集團 (銀娛)在2024年鞏固了其作為澳門第二大博彩營運商的地位,在 EBITDA 和GGR成績上均拉近了與金沙中國之間的差距。集團全年股東應佔溢利為88億港元(折合約11.3億美元),按年上升28%。鑑於這些業績,銀娛建議於 2025 年 6 月恢復派末期股息,每股 0.50 港元(折合約0.064 美元)。
根據高盛(亞洲)整理的數據,銀娛2024年第四季度在博彩收入市場所佔的比重從一年前的17.8%擴大至19.9%,略低於疫情前的水平。集團博彩收入按年增加19.3%,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的79%。
銀娛第四季EBITDA同比增長 15.3%,按季也上升了10%,恢復至2019年第四季水平的80%。
銀娛主席呂耀東表示:“2024年集團繼續推進各項業務,尤其是仍屬主要盈利動力的高端中場業務。”
銀娛旗下的娛樂場包括旗艦場館澳門銀河娛樂場、百老匯娛樂場、星際娛樂場和華都娛樂場,其中華都娛樂場是銀娛牌照下的衛星娛樂場。
集團在路氹的土地規模持續擴大,目前仍有新的酒店物業正在興建中。作為銀河第三期項目的一部分,澳門銀河嘉佩樂預計於2025年中旬開業。該酒店設有近100間別墅及套房。同時,第四期工程則包括另外五座酒店大樓、一座新娛樂場和一系列非博彩設施,預計2026年完工。

美高梅遠超疫情前水平
儘管銀娛在過去一年的表現贏得了投資者的關注,但相對而言,觀察家認為,在疫情之後,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搶盡了風頭。該營運商的市場佔有率從2019年底的 9.8%躍升至2024年第四季的15.7%,在本地GGR市場份額排名中從第六位上升至第三位。此外,在澳門六大博企中,美高梅是唯一一家EBITDA總額和 GGR 均超過疫情前水準的公司,分別達到2019年第四季的136%和128%。
其母公司美高梅國際酒店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Bill Hornbuckle強調:“在澳門,我們實現了美高梅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全年分部經調整EBITDA。”
澳門業務是該集團創下172億美元創紀錄收入的主要動力。除在澳業務外,美高梅國際酒店集團在拉斯維加斯及美國各地擁有多家綜合度假村。集團在澳門的兩家度假村澳門美高梅及美獅美高梅去年為集團淨收入貢獻了23.3%。
美高梅中國第四季調整後EBITDA為21.3億港元(折合約2.73億美元),同比輕微下降2.9%,按季增加7.2%。2024年最後三個月的博彩總收入為87.1億港元(折合約12.4億美元),按年增加2.5%,按季增加10%。
美高梅自此揚帆出海?惠譽集團CreditSights 相信如此。分析師在一份備忘錄中指出,公司正將澳門美高梅的高端博彩區改造成別墅,美獅美高梅約160間標準客房將被改建為60間套房,兩項工程均預計今年內完工,預計將“在2025年下半年/2026財年推高美高梅中國的EBITDA及EBITDA利潤”。


永利的堅實基礎
另一家來自美國的營運商永利澳門有限公司呈現出穩定的復甦模式。2024年第四季GGR 市場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保持不變,約為13%。這一水平也與疫情前的情況相似。
公司2024年全年業績顯示,調整後物業EBITDA和GGR分別上升23%和21.6%。
另一方面,2024年第四季EBITDA與2023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跌幅為1.38%,至 2.928億美元。然而,與2024年第三季相比,公司收入上升了11.4%。
2024年第四季度,集團在澳門的兩處物業表現差異較大。路氹永利皇宮的營收和EBITDA均錄得增長,分別較2023年同期增加了3,860萬美元及1,350萬美元。
集團旗下位於澳門半島的度假村永利澳門的業績表現遜於去年同期,營運收入下跌2,250萬美元,調整後物業EBITDA下跌了1,760萬美元。
去年第四季度,永利GGR恢復至疫情前的75%,EBITDA也已達到2019年第四季的 85%。
第四季度,美國Wynn Resorts Ltd的澳門物業佔集團營運收入的一半。該集團還在拉斯維加斯和波士頓經營綜合度假村和娛樂場。
展望未來,永利澳門有限公司及母公司Wynn Resorts的行政總裁Craig Billings表示,澳門業務將繼續“永利澳門專注於最大化EBITDA,而非單純追求市場份額”。

新濠過渡之年
在本地GGR排名中,新濠博亞娛樂有限公司在2024年繼續穩居第四,佔比為14%-15%。2024年第四季度,新濠博亞在澳門的博彩總收入同比增長9.5%至10.5億美元,調整後EBITDA為2.27億美元,同比下降了9%。
作為集團在澳門的旗艦物業,新濠天地第四季度博彩總收入按年增長8%至6.69億美元,該集團最大的資產新濠影滙的博彩總總收入按年增長9%至3.22億美元。
新濠博亞的娛樂場度假村業務分佈在澳門、菲律賓和塞浦路斯,其中新濠天地、澳門新濠鋒、新濠影匯及摩卡娛樂場等澳門物業為集團貢獻了大部分收入,合計約84%。
“2024年是新濠在澳門的一個過渡之年。公司在業務上加大了投資,以進一步提升賓客體驗,並為未來的增長打下更堅實的基礎。”新濠博亞主席兼行政總裁何猷龍表示:“這些舉措的成果現已顯現,我們2024年第四季度的市場份額錄得按月增長,旗下物業訪客量亦已超越疫情前水平。”
公司報告稱,第四季淨虧損2,030萬美元,為2023年同期虧損的十分之一;2024年第三季度的淨收入為2,730萬美元。
不過,該集團全年股東應佔淨利為4,350萬美元,較 2023年3.269億美元的虧損有顯著改善。
新濠博亞以博彩總收入擴張開啟2025年。高盛(亞洲)的數據顯示,公司市場佔有率從12月開始出現上升跡象並一直持續到1月,佔比已飆升至18%。摩根士丹利表示,隨著水舞間5月重新開業,這一擴張趨勢有機會進一步加強。


澳博控股的華麗轉身
澳門歷史最悠久的博彩公司澳門博彩控股有限公司(澳博控股)憑藉其GGR和調整後 EBITDA的大幅提升,於2024年成功實現虧轉盈,錄得300萬港元利潤,全年分別增長36%和117%。
僅去年第四季度,澳博控股的EBITDA就達到了9.93億港元(折合約1.28億美元),較2023年同期的9,000萬美元大幅增長,GGR飆升19.5%至75.3億港元(折合約9.69億美元)。這家由已故何鴻燊家族控制的公司的市場佔有率從12.1%擴大到 13.5%。
路氹上葡京綜合度假村GGR 躍升95%至52.4億港元(折合約6.55億美元),成為了2024 年拉動澳博控股業績的一個關鍵推動力。
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何超鳳表示:“澳門上葡京綜合度假村發展勢頭良好,通過不斷豐富非博彩元素,有效拓寬客源結構,以增強其市場定位。”
據透露,“上葡京綜合度假村增設兩個活動場地,分別為面積達2,000平方米、室內外靈活配置的多功能場地「上葡京園林廳」及佔地逾2,900平方米、配備頂尖視聽及會議設施的「上葡京多功能廳」,把度假村的會展接待能力提升132%”。
集團位於澳門半島的主要物業,“新葡京將展開全面優化工程,除翻新所有標準客房外,還將把原有的貴賓廳區域改造成尊享別墅、豪華府邸及套房,使客房總數增加超過10%”。

2025年個位數字增長
2024年,澳門博彩總收入強勁增長23.8%,至澳門幣2,267.8 億元(折合約283.9億美元),相當於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的79%。根據大多數預測,澳門的核心產業將在2025年實現個位數字增長。
澳門政府最初預計2025年全年GGR為2,400億元(折合約299億美元),即增幅為5.8%,每月平均賭收200億元。截至目前為止,今年首兩個月的實際數據仍略低於這一水平,平均為190億元。
券商的最新預測與政府預算無太大偏差。Seaport Research Partners預計今年GGR 將比去年高出6.5%;CreditSights則認為GGR將增長8%;S&P Global Ratings的看法與特區政府一致,預計增長率為 5%-6%。
花旗集團的態度較不樂觀並已下調了2025年的預測。目前預料澳門經濟將增長3%,低於早先的7%。
無論如何,這些預測都無法將澳門博彩總收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現時最樂觀的預測是將恢復到2019年全年的84%。
至於六大博企市場佔有率的調整,Seaport Research Partners 分析師 Vitaly Umansky 認為,市場的變化“或會使金沙中國和銀娛受益”,“規模較小的營運商所持有的份額可能出現下降——特別是如果中場復甦超過當前預測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