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 麥健智

即將發表2025年度《施政報告》被視作澳門經濟社會開展新一輪轉型的標誌
行政長官岑浩輝將在社會關注的目光下,將在短期內向立法會發表其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他將藉此機會勾勒其作為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導人對未來數年直至本世紀末的願景,並將其在競選和之後多次公開說話中所作的承諾付諸行動,即“持正革新”、“圖強自新”和“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進步”的理念和願景。
他如何規劃澳門未來發展的路線圖?這將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面對不同機構提出的待緊迫解決的一系列問題,以及習近平主席在12月20日澳門特區政府就職典禮上明確提出的長期發展目標,如何取得微妙的平衡?這是他需要深思熟慮的。
行政長官岑浩輝在與民間團體和商會的會面中,主要專注於眼前的經濟和福利問題。關於長期結構性變化或城市對外角色的討論很少。
施政期望
新任行政長官上任不久後就與本地協會開展了長達數月的磋商,獲得了澳門的第一手真實資料。期間的所見所聞必讓他心情複雜。經濟確實復甦了,賭收持續飆升,日前實施的珠海和橫琴居民赴港澳“一週一行”、“一簽多行”等優惠措施無疑受到歡迎。其他經濟指標的表現亦如是,即就業數據位居榜首,且通膨維持低水平。儘管本地消費者選擇到鄰近內地城市消費,但私人消費數據仍持續增長。
然而,有若干問題需要特別關注,當中有部分是特區的長久痛症。這些問題都源自結構性問題,又或是新冠肺炎疫情後經濟反彈不平衡造成的,以博彩/旅遊經濟與非博彩/非旅遊經濟之間的經典巨大鴻溝最為突出。此外,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正取得進展,GDP結構的變化證明了這一點,但其可持續性和克服人力資源短缺、人才稀缺等結構性問題的能力仍然有限。對於海外專家及其家人在澳定居的政策仍然保守。

區域融合
澳門融入大灣區的進程、橫琴深合區的建設和營運正穩步推進。特區正向該區投入大量資金,但若能更清晰地了解這些投資真正整合澳門經濟發展、促進多元化的方式或將十分有趣。澳門與橫琴之間的交通正逐步改善,但實在不能進一步便利嗎?
事實上,自今年年初以來,有兩個經濟議題始終佔據著本地新聞的主要版面:為困境中的“社區經濟”提供支持;透過橫琴深合區的更高品質投入加快澳門融入大灣區的步伐。立法者、行業領袖和公眾紛紛就進一步優化折扣券和消費券等刺激經濟的舉措發聲,更不用提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最近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進行調研,這些都凸顯了政府面臨的壓力。
一方面,普羅大眾呼籲政府推出更多扶持與福利措施;另一方面,北京方面提醒地方當局和企業需要推動變革性投資,致力重塑澳門的經濟格局。目標是實現更高程度的多元化,深化區域一體化,提升澳門在國家優先事項中的地位,實現與內地和國際社會互動的“雙向開放”模式。
行政長官岑浩輝將發表施政報告,但不會提出新的預算案,因他計劃在現行的2025年預算框架內推行施政。該預算在前行政長官賀一誠領導下已獲當時立法機關的批准。根據當前的政府預算,博彩特別稅預計將超過澳門幣840億元,較2024年預算增加11.1%。要達到此目標,今年平均每月博彩收入須達200億元,與2024年的實際賭收2,268億元相比,即平均每月189億元,之間的差值約5.8%,幅度不大,但考慮到中國和全球持續變化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不確定性,這將需要政府和博企以前所未有的強度進行市場推廣。
零售挑戰
“社區經濟”是特區政府除了博彩業之外須應對的最大挑戰。但何為“社區經濟”?它指的是遠離旅遊區、位於社區內的本地經濟,這些企業主要依賴社區需求,當中部分商舖和食肆作為具有獨特特色的傳統場所,通常與其創始人傳承下來的專業技術、技能或美食佳餚有關。這些企業本身的文化和歷史價值或能使其獲得政府的特殊援助。然而,大多數企業已失去了生命力,難以趕上不斷變化的消費習慣。
許多本地顧客已將消費轉移到大灣區內其他更實惠的餐飲和購物目的地。隨著區域整合的推進,居民恢復到舊消費模式的可能性甚低。折扣券和消費卡等激勵措施或許能夠暫時緩解商戶壓力,但這非長遠的解決方案。此外,如果吸引旅客被視為抵消本地需求萎縮的方案,那麼企業必須成長。他們必須實現企業現代化,自我改造以吸引當代擁有豐富選擇的新一代消費者——包括完全忽視他們的選擇。從長遠來看,政府的角色應該是支持這些企業在澳門不斷變化的經濟格局中升級並重新自我定位。
岑浩輝的施政報告將成為其展示個人領導力的機會,向觀眾展現以人為本、富有遠見、大膽創新的施政魅力,在維護社會和諧與福祉的同時引入有意義的變革。
博彩業變革
零售業低迷是另一個迫切的問題,當中以奢侈品行業尤為嚴峻。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24年首三季的零售業銷售額暴跌,其中跌幅較大的為鐘錶珠寶,跌幅達42.8%;皮具的跌幅為27.1%,妝品及衛生用品下跌25.2%。零售業的頹勢與同期內地旅客人均消費減少有關,有關跌幅為17.5%。內地消費者信心在今年大部分時間持續疲軟,在政府推出一籃子刺激措施後直到第四季才見改善。博彩業貴賓廳市場的萎縮:或許是又一個關鍵因素。
說到博彩,新政府還需要解決衛星場問題。根據新博彩法,衛星場預料將面對關閉的命運。這是一個重大挑戰,因為娛樂場的關閉將導致失業,同時影響依賴這些場所顧客的周邊企業。對政府來說,找到一種平衡的方法實現這一轉變至關重要。
到目前為止,行政長官岑浩輝在與民間團體和商會的會面中,主要專注於眼前的經濟和福利問題。關於長期結構性變化或城市對外角色的討論很少。然而,正如習近平主席所強調,澳門特別行政區要“擴大國際朋友圈,打造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的橋頭堡”。當前的國際情勢儘管存在不確定性,但同時為澳門提供了寶貴的機會,讓特區藉此加強與長期合作夥伴的聯繫並建立新的網絡。
區域及國際合作
葡語國家是澳門最長久、最具戰略意義的合作夥伴之一。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的潛力巨大,政府或需嘗試再次為其注入活力。以更積極主動的方式促進商業、學術和文化交流,推動科研合作,釋放新的機會並最大限度地發揮中葡論壇的優勢。
澳門與歐盟的長期關係也值得重新關注。歐盟仍然是城市的重要貿易夥伴。多年來,數個歐盟成員國和歐盟委員會與澳門的大學和政府部門建立了強有力的合作項目,特別是在教育、環境政策、法律和司法事務及公共管理方面。近三十年來,澳門舉辦了中國和亞洲最傑出的歐洲研究項目,在澳門、內地及其他地區建立了強大的網絡。這個區域還擁有活躍且備受尊敬的歐洲商會。現在是重振這些關係的最佳時機。出於難以理解的原因,這種關係近年來似乎有所減弱。
除了傳統合作夥伴外,澳門還具備加強與東南亞、中東地區聯繫的優勢。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無疑已意識到這一點。
2019年2月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推動了基礎設施邁出了關鍵一步,並藉此加強區內“9+2”城市之間的互聯互通。各城市都在發揮自身優勢,充分利用伴隨這項策略而來的無限機遇。澳門在一體化進程中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透過投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推行便利居民跨境生活和工作的安排及措施。展望未來,澳門特別行政區新一屆領導班子必須制定明確、連貫的策略,深化區域一體化,同時鞏固澳門作為大灣區核心城市的獨特地位。這包括:
加強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平台角色;
提升城市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地位;
提升城市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交流合作基地的樞紐地位。
最終,岑浩輝的施政報告將成為其展示個人領導力的機會,向觀眾展現以人為本、富有遠見、大膽創新的施政魅力,在維護社會和諧與福祉的同時引入有意義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