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時事評論】澳門保險行業可“信託”?

 「現代金融服務業」、「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跨境保險」、「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人才引進制度」等概念和術語,已成為澳門領導人和輿論人士日常話題。

【時事評論】澳門有條件的國際主義

在澳門,城市的國際化構成和社會結構已成為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日常口號。要知道有關歷史可追溯到多個世紀前。於澳門的大街小巷穿梭遊走,你會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士,無論是旅客,還是工作人員。

【時事評論】沒安居,何樂業?

澳門疫後經濟復甦的勢頭不俗,儘管不平均,除博彩、旅遊外,不少行業仍水深火熱之中,尤其民生區的零售、食肆、中小企,節假日生意下降,甚至比疫情時更差。社會現最關注的,除整體經濟外,樓價、樓市也是其一焦點,當中又涉房屋政策,但以上似乎都不在特區政府優先考慮之列,最新的舉動是《夾屋法》月前在立法會獲通過,第一個夾屋項目將在氹仔國際機場對面的偉龍馬路地段之上,約四千個單位。另外就是特區政推出兩幅土地作公開拍賣,9月26日中午12時截標,翌日開標。

【主編前言】民生無小事

經過兩個月的暑期旺季,澳門的旅客量明顯回落,公共交通壓力亦見減輕,但在未來三個月,澳門會迎來黃金周、大賽車及聖誕節等旅客量較多的日子,暑假期間的士不足的情況又會再現。

【總監之言】新鮮空氣

中國偉大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遠見卓識的締造者、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有一句名言:“打開窗戶,新鮮空氣和陽光會進來,也會飛進蒼蠅”。儘管蒼蠅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無法被完全消滅,但如室內蒼蠅數量過多的話,始終令人感到麻煩。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應該迅速地關上窗口?絕非如此。現任領導人顯然已意識到這樣的舉動是大錯特錯的。

【時事評論】國泰的商業應對手法 (II)

毛氈事件中,國泰一班從四川成都飛往香港的航班上,三名機艙服務員在機尾的工作間竊竊私語,討論一名內地乘客,將“毛氈”(blanket)的英語說成 “地毯”(carpet)。豈料她們的對話被乘客偷錄,再放上小紅書。

【時事評論】幸運遊戲

小城再次全速開動,擁抱夏季旅遊業高峰:旅客絡繹不絕,旅遊巴士隨處可見,娛樂場重新展現炙熱的活力。然而,博弈的版圖超出了娛樂場。

【時事評論】與實際脫節

特區政府八月初公佈《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二〇二四至二〇二八年)》諮詢文本,這本是個重要的公眾諮詢,細讀諮詢文本卻有點令人失望,一般民眾實難從這樣的官樣文章中,理解澳門整體以至政府重點想推動的產業的情況,更遑論得到什麼啟發。

【時事評論】聲譽攸關:ESG為何成為客戶引導的關鍵所在?對您有何意義?

有人認為ESG(“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的簡稱)不過是一個政治騙局。而有些人則認為ESG 是推動企業負責任地發展,以及創造和保持社會和環境的正面價值之黃金標準。無論您的觀點如何,ESG都是促成社會變革的間接工具。在現實世界中,任何負面徵兆都可能嚴重損害企業聲譽,甚至導致企業的衰落。

【主編前言】獨力難支

澳門疫後重新開放至今已逾半年,旅遊業的強勁復甦令市面一片繁榮氣象,雖然來澳旅客人數仍未回復至疫情前,但為本地企業和市民打了強心針,對前景抱有期望。不過行政長官賀一誠早前在立法會回答議員提問,當時的回覆可說是當頭棒喝,指出了經濟復甦下存在的問題。

【總監之言】多元化大道

城市重新開放已逾半年,新常態的輪廓日益清晰。自步入5月,博彩毛收入一直徘徊在澳門幣150億元至160億元水平,7月更憑藉166億元的佳績寫下了疫後時代最佳表現,為理想中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若2023年12個月都能夠保持這一月度平均收入水準,不但行業全年整體收入將輕鬆超越特區政府提出的1,300億元預測,政府也或許無需動用庫房的應急基金。回想濠江小城去年夏天在嚴厲清零政策下的負隅頑抗,這一年的變化可謂大起大落。

【時事評論】國泰的商業應對手法 (I)

國泰航空公司近期可謂多事之秋,早前傳出有飛機師慢駛飛機,之後又傳出機艙服務員的毛氈事件,叫管理層疲於應付。機師慢駛飛機,除了使國泰多付機師工資外,也使乘客需用更多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對國泰和乘客都有負面影響。機艙服務員直接面對乘客,只要有一個問題造成乘客不滿,國泰的形象便有機會受損。

【時事評論】澳門保險行業可“信託”?

 「現代金融服務業」、「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跨境保險」、「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人才引進制度」等概念和術語,已成為澳門領導人和輿論人士日常話題。

【時事評論】澳門有條件的國際主義

在澳門,城市的國際化構成和社會結構已成為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日常口號。要知道有關歷史可追溯到多個世紀前。於澳門的大街小巷穿梭遊走,你會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士,無論是旅客,還是工作人員。

【時事評論】沒安居,何樂業?

澳門疫後經濟復甦的勢頭不俗,儘管不平均,除博彩、旅遊外,不少行業仍水深火熱之中,尤其民生區的零售、食肆、中小企,節假日生意下降,甚至比疫情時更差。社會現最關注的,除整體經濟外,樓價、樓市也是其一焦點,當中又涉房屋政策,但以上似乎都不在特區政府優先考慮之列,最新的舉動是《夾屋法》月前在立法會獲通過,第一個夾屋項目將在氹仔國際機場對面的偉龍馬路地段之上,約四千個單位。另外就是特區政推出兩幅土地作公開拍賣,9月26日中午12時截標,翌日開標。